“详细说说,怎么回事?”
只是经此一事,他也无法再治事理政了,吏部事务全部交给了王鏊。
士绅缙绅本就贪婪无度,而这些皇庄所侵占的田地,无疑都是地方上面的良田沃土,士绅缙绅哪里会眼睁睁地错过,动用各种手段将这些“无主田地”直接就给侵占了。
汤昊语气平淡地吩咐道,然后带着亲兵直奔刘健府邸。
大明以礼法治天下,规定“丁忧”这一制度,主要是为了宣扬孝道,而宣扬孝道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官员的忠君思想,也就是维护统治者自身的统治地位。
他很难理解,朱厚照为什么会同意杨一清这个人选!
就算许进要致仕丁忧,朝野上下也不是没有其他人可以选择,为什么偏偏就是这个杨一清呢?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丁忧制度就成了各朝代一致奉行的铁律。
云南安宁人,成化八年进士,历任中书舍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陕西提学副使、太常寺少、南京太常寺卿、陕西巡抚、三边总制等职,确实是个文武双全的奇才。
那是一个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朔朝,小皇帝按时露面,然后匆匆离去,群臣面面相觑,觉得失望透顶。
此后,杨一清以延绥、宁夏、甘肃三地有警不相援,请求朝廷任命大臣兼管理,刘大夏于是请求朝廷任命杨一清总制三镇军务(陕甘总督),朝廷自无不可,此后杨一清以右都御史总制三边军务,堪称第一封疆大吏。
然而汤昊横空出世,因为立场问题,选择站在小皇帝这边,共同出谋划策保下了包括刘瑾在内的八虎阉人,最后结果就是一应皇庄全部废置,所侵占的田地全部交由户部归还百姓。
一个人居家恪守孝道,步入社会才能遵守诚信,为臣为官才能忠贞不二。
小皇帝罢免经筵日讲,甚至都不参加廷议,反而派遣刘瑾这个阉人前来与群臣议事,自然引起了一众廷臣的强烈不满,于是乎诛宦一事再次旧事重提,文臣缙绅与刘瑾等八虎阉人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
然而,问题在于,连三巨头都见不到小皇帝,更别提什么诛阉诛宦了!
毕竟,汤昊离京的时候,刘健还曾信誓旦旦的说过,他会尽力辅佐皇帝陛下稳定朝政大局,待得三年之后,朱厚照年满十八岁,可以亲政治理国政了,刘健就会将朝政大权交换于他!
结果现在好了,刘健却突然致仕了!
这带给汤昊的震撼,完全不输于他当初得知那小屁孩就是朱厚照!
所谓夺情,就是让本该丁忧的官员放弃丁忧,继续工作,或者将丁忧的日期减短、延后等。
刘健怎么可能会致仕?
这个兢兢业业为大明操持国政一辈子的循吏,怎么可能会突然致仕?
但凡脑子正常一点的人,都绝对接受不了,他刘健会就此致仕!
旋即散朝之后,甲士在御道上面发现了一封不知道何人留下的奏疏,上面并没有署名,然而上面的内容却是毫无疑问全盘抨击刘瑾等八虎阉人,甚至还附带上了小皇帝,指责朱厚照听信阉人谗言,致使阉党祸国乱政!
刘瑾和小皇帝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立刻将所有上朝官员全部拦下,任由他们顶着烈日暴晒也要逐一进行盘问,哪怕是天官马文升这种八十岁的人瑞也不意外,险些直接被当场晒死!
那一天正值酷暑,小皇帝没有露面,刘瑾故意让这些官员站在广场面前暴晒,长达两个时辰,即便内阁首辅刘健苦苦哀求都丝毫没有用处,最后三名年迈老臣因因暴晒中暑,送往太医院不治而亡。
但是,现在京军战兵,等同于是没了。
因此,杨一清摇身一变成了兵部尚书,执掌天下戎政的大司马!
“你直接回去缴旨,战兵回东官厅大营,其他的不用你管。”
因为兵部尚书换人了,许进丁忧致仕归乡,来得猝不及防。
历代朝廷为了强化和加深儒化教育,将很多儒家思想倡导的行为写入法典,使之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丁忧制度就是其中之一。
这一次,朝野震动,上下不安,人心惶惶。
古人认为“忠孝”不分离,一个人必须首先是个孝子,才有可能忠君爱国,如果他连双亲都不愿意奉养,是个不孝的畜生,你还能指望他干什么呢?
因为兵部尚书节制天下兵马,他同样可以节制京军战兵!
到了这一步,汤昊率领五千战兵辛苦打通的航路,也就失去了所有意义,因为杨一清绝不会再给他统兵离京的机会!
而外朝这些受苦受难的官员,那三个因为暴晒致死的官员,那位年过八旬被暴晒到昏死的天官大人,没有任何人在意。
原本刘健对于这些弹劾攻讦全都置之不理,甚至他刘健身为内阁首辅,都没有滥用过手中权力,而是将这些弹劾攻讦自己的奏章,全部如数上呈司礼监,交由皇帝陛下处置。
眺望着这座巍峨帝都,汤昊面容愈发冷峻。
为什么说这一拳很是致命呢?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场夺情,成了张居正死后被攻讦的把柄和借口,“违反祖制”即没有回家丁忧)就是给他其中的一项罪状,尽管夺情的诏令是当时万历皇帝本人亲自下的,但是这位老朱家的帝王却是选择性地忽视了这一点。
但是,不管怎么说,杨一清都是不折不扣的湖广乡党中人,就算他再出色再有能力,他也是受刘大夏和李东阳提携而上位的,这份恩情他得要偿还!
随着小皇帝一声令下,东厂西厂和锦衣卫倾巢出动,连夜破门抄家,抓捕的官吏多达数百人,全部都被投入了锦衣卫诏狱之中。
事实上,因为刘宇一事,刘健饱受朝野质疑,紧接着就出现了攻讦现象。
当初因为朱厚照听信刘瑾等阉人的谗言,为了敛财捞银子广置皇庄,使得百姓怨声载道,文臣缙绅义愤填膺,以户部尚书韩文为首的诸多廷臣开始了第一次诛阉行动。
最后,那数百名官员全部被流放充军,其中不少人更是惨死在诏狱之中,徒留下一副尸骨!
此案过后,刘瑾成功树立起了自己的淫威,睥睨群臣,权势滔天!
嫉恶如仇的谢迁,同样选择了请辞,不愿再见到阉党秉政祸乱朝纲!
内阁里面就四位内阁,随着刘健和谢迁接连致仕,先前一直蛰伏不出的李东阳,直接凭借文臣缙绅的举荐,加上自身资历问题,压过了杨廷和一头,继任了内阁首辅一职!
然而最可笑的是,等到刘健和谢迁致仕之后,刘瑾给出的调查结果却是,这是内廷宦官所为,与外朝官员毫无干系!
至此,借助一封来历不明的奏章,刘瑾又顺势将矛头对准了内廷,准确来说则是对准了司礼监,对准了内廷第一大珰陈宽!
也正因为此事,刘健对朱厚照彻底失望透顶,提前递交了辞呈,然后挂印而去。
连续几日的星夜疾驰,一行人总算是抵达了京城。
而他撕咬的主要目标,赫然就是内阁首辅刘健!
当然,被夺情的官员一般都是位高权重,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朱厚照的脑子去哪里了?
丁忧制度的根源,来自儒家思想。
反倒是刘瑾抓住机会,其实本是陈宽留下制衡文臣缙绅的一道后手,那就是昔日的皇庄问题。
历朝历代,任何变法革新都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和反弹,守旧派与维新派的厮杀斗争一直存在,张居正主导的变法也不例外。
毕竟丁忧制度绝非儿戏,而是铁一般的默契规则,没有特殊情况,皇帝绝不可以提出夺情,即使夺情,如果官员不同意,也有权利拒绝。
元辅大人哪怕请辞致仕,也一直没有归乡,而是滞留京师。
很明显,刘健这是在等他汤昊回京!
眼下大明王朝的这个危局,也唯有汤昊一人可解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