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冰湘答复道,嫁。
你是不是真的喜欢我?李阳问。
梁冰湘说,喜欢。
李阳说,那得了,我明白了。
过了两分钟后,李阳又问,为什么肯嫁给我?
梁冰湘说,你足够喜欢凤凰窝,足够喜欢茶园,我也想找一个愿意替我管理这些山场土地茶园的男人啊。老家的东西,可是我爷爷和我爸妈两代人打拼下的财富呢,我可不想在我手上旁落他人啊。
李阳说,我确实喜欢你老家,也愿意帮你管理起这些东西。
梁冰湘说,那就好。我离婚三年多了,一直没遇到一个像你这样热爱山里的男人。你这么喜欢,我当然觉得合适啊。
这一天,李阳算是问到了梁冰湘的真实想法了,也得到了她的肯定答复。
李阳于是开始萌生了一个想法,不跟古三水过了,跟她离婚后,跟梁冰湘处在一起。
李阳觉得跟古三水结婚了近十年,她多次买房,都不写上李阳的名字,在通平县看中的地皮也好,看中的房源也好,即使交了定金了,一说到李阳不能做到各出一半的钱,她就觉得自己亏,就不肯写上李阳的名字或者干脆不买了。
而且古三水的qq一直以来都是不让李阳知道登录密码的,而李阳的qq密码她却知道。古三水跟别人聊什么,李阳是不知道的。她认为李阳精神出轨了,但她自己有没有精神出轨呢?李阳是无法查证和查实的。李阳觉得自己很被动。
一个人只有对配偶有极度的不放心和防范心理,才会在财产上这样安排,这样的心计是岳母教育的结果,时刻提防着男人,怕哪天夫妻离婚了,财产分割是个大问题。
至于这么防着自己的枕边人吗?真的没有必要。
原本在古三水将李恩的户口迁上桂林时,李阳是没什么想法的,也看得开,桂林是个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户口在桂林,以后在桂林就学容易。
在通平县买房、在桂林买房,李阳没出过多少钱,古三水没写李阳的名字进房本里,李阳倒也没什么。毕竟自己没出多少钱嘛。再说了,老婆是自己的,只要不离婚,那些房产也都是自己的。
后来两人在通平县看好的地皮和房源,古三水非得要比拼着五五开,平均出钱,不出钱就追回已交的定金后,李阳就觉得很无语了。
古三水对李阳防范过度了,就让李阳对这个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夫妻间的关系产生质疑了。这似乎是两家人了。
以前,李阳在富足镇工作时,他的女书记崔亚就提醒过他,说古三水跟他这样的婚后相处模式是经济上AA制,这样的婚姻是很容易出问题的,最好别这样。
当时李阳想,两个人只要足够爱,不离婚,人是自己的,物就会是自己的。但是到了现在,李阳觉得自己太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了。觉得古三水把自己当成一个窃家贼一样防范着,实在是太让自己心寒了。
古三水可以控制李阳,她掌握着经济上和财产上的主动权,而李阳除了一份工作和一份薪水,就变得一无所有。
也许古三水认为,在她绝对掌握家庭财产的情况下,李阳应该不会轻易跟她离婚的,因为离婚就意味着一无所有,就意味着放弃了夫妻间将近十年来积累下的财物。
可是古三水忘了,人是会有逆反心理的,当一个人承受了太多的否定和不认可后,积累到一定的量后,就会产生质变,质变后他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