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都动起来了(2 / 2)

梁冰湘妈说:“有合适起房子的地方,建几间房子回去是可以的,现在趁我还在,以后我不在了,政策一变可能想建房回去也建不了了。”

梁冰湘妈这么说,李阳自然也明白老人的想法和打算。人都有老的时候,她是想叶落归根。想百年时死在自己家里。城里房子,说是自己家,可是有几人死在家里?多数是死在医院里。

李阳听梁冰湘说过,她爸爸和她爷爷过世的时候都没有将棺材停进房子里面,都是在村外用彩条布搭个棚就放在简易的棚子里的,这样的遭遇在农村被视为不贵气的死法。

尽管梁冰湘几姐妹和她的几个姑出来工作,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但是老人百年时没办法死在自己家里,在通平县的风俗看来,就是死得不贵气,不算寿终正寝,人生不能求得好死,就是一种遗憾。

梁冰湘妈的言下之意,就是老了她就回去静候自己的百年到来。

现在村里搞起了旅游,梁冰湘妈和李阳夫妇也想在村里起几间自己的房子。萌生这个想法后,却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地方。

农村的宅基地不是随便一个地方都能当宅基地的,得入乡随俗,讲究风水和环境。

在凤凰窝,梁冰湘家名下的土地上没有合适建房的地方。

梁冰湘妈和梁冰湘的姑姑将李阳夫妇的这个想法讲给吕观听后,吕观就表态说,李阳看中他家哪块地他都可以互换给李阳用来建房。

梁冰湘家的田地靠近吕观家,梁冰湘觉得自家田地的位置起房子不是那么开阔,而隔着一条小溪的吕观家的田地却开阔得多。

吕观家的田地就在一座形似乌龟的山包上。

吕观带李阳去“龟背”上看他的田地,说道:“你看中这里的话,我们可以一起置换一下田地。”

李阳看了看,觉得可以。于是就商定田地置换的事情。写下协议,双方签字画押。

接着,李阳趁着村里请的挖掘机有空,就在“龟背”就开出了一片150平米的平地作为宅基地。

宅基地开出来后,站在那里一看确实前面很开阔,左右山环水抱的,看起来很舒服,村里人和三会村委其他自然村的人来到李阳家的宅基地上都赞不绝口,说好奇怪呀,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人发现这里可以建房,现在把地平整后看周围的形势,确实挺好看的。

他们也不知是真心实意的赞美还是逢物必夸,反正都说这个宅基地真是福人居福地,换得值。

田地置换以后又开出了自己的宅基地,李阳就觉得梁冰湘家那老房子就不用再理会了,有钱的话就谋划着在这新的宅基地这里建自己的房子。

在新的宅基地这里,自己相当于独占一个山头,建成宅院后就是独门独院,而宅基地后面是将近两亩的田地,也一同置换过来了,它们像一条长长的尾巴,以后要在屋后种点什么瓜果蔬菜什么的也挺方便的。

有了自己的根基在凤凰窝了,李阳多回村里操持乡村旅游的事,梁冰湘支持力度也变大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