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拐点出现(2 / 2)

有时甚至连理事会的几个人也不碰头了。直接由何丹、何艳或吕观传达要大家做什么。

大家也习惯了,因为有时集体会议讨论议定的事情,到了何丹他们家那里,随时可能变卦。会议开了等于白开。大家觉得,跟着干就完了。提意见也没用。

反正项目和资金是她们找回来的,项目地点实施在哪里,那当然是她们才有话语权。其他人还是少发表意见吧。要不然,你有本事,你也去上面找点钱啊。

当然了,村里人是很难向上面找得到钱的。村里其他人家有个把在县里工作的人,也为村里找回过物资支持。但是在何丹她们看来,都不值一提。因为梁冰湘和另一个在县里工作的人找回的钱财和物资太少了。

人家大鸡看不上这小米。于是这锅石头汤就变成煮不出预想的味道了。

在李阳原先的设想看来,大家有肉的出肉,有鱼的出鱼,有青菜的出青菜,没肉的就出盐或出油出柴火也行。

现在出得起肉和鱼的,嫌弃出油和出盐的人了,力气大的嫌弃力气小的了,没有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势头。

这可是干事创业的大忌。

然而,会议虽然少开,但是项目继续推进。

教舞蹈的老师,谱出的迎宾舞蹈和歌词有点像《三国演义》里赤壁之战前曹操吟的那首“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大家唱到最后一句,又来一句“呜喂!”

总体曲调悲凉低沉,舞蹈缓慢不欢快,迎宾或送宾都弄得像送葬似的。

李阳看到和听到后,就觉得大势不妙,如果凤凰窝老唱这首歌,这个村子必败。他向二富、三富提出过自己的看法,但二富、三富没有反映到何艳她们那里去,或者是反映了,何艳和舞蹈老师也觉得没什么。

太没文化了,李阳觉得,这些人真是笨死的。文字、歌曲、声音、曲调、诗词,书画都是有灵性的,这么沉重悲凉的曲调怎么能做迎宾和送宾的歌曲呢?

太难了,一点传统文化也不懂。唉,亏那个舞蹈老师还是当过县直单位的一把手的。

李阳想,这样的人,怎么可以称得上有文化?真是误人不浅啊。

可是这一些,村里人又有几个能先知先觉呢。见微知着的能力,需要第六感很强的人才能领悟。

李阳听到每次那迎宾歌曲后面那两个“呜喂!”就全身汗毛都竖起来。

天哪!未来凤凰窝将会发生什么凶险的事情呢,天意渺渺,不可测啊。只能隐隐地担忧着,早早地担忧着,却又不知道将会应验在什么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