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该保不住,照样保不住。</P>
相位没了,不算糟糕,最怕的是皇帝将来会把吴家一锅端。</P>
即便皇帝留下吴府众人性命,这在封建王朝,平头百姓也只有任人拿捏的份。</P>
他娘亲的那些财富,没有了吴相的权力庇护,还能保住吗?</P>
如此种种,哪能让便宜爹轻易辞官。</P>
吴楚洵未再过多纠结。</P>
好听的话,像是不要钱一样,对着便宜爹就是一阵猛烈输出。</P>
势必要让他爹知道,这朝廷没他爹了,就玩不转。</P>
吴相难得被儿子这般直白的夸奖,被吹捧得飘飘然。</P>
吴楚洵继续献着爱心。</P>
“爹,青松说你一直未用膳,可是朝廷有什么烦心事?你要顾好自己身体啊。”</P>
对于这个嫡长子,吴相自认在学业上对他不算尽心,但在政事上,却从未放松过对他的培养。</P>
如今见儿子如此关心自己,心中也不由得泛起一丝暖意。</P>
他叹了口气,眉宇间透露出一丝忧虑:“近来,漠北传来消息,四月便已开始降雪,比往年提早了整整一个月。雪势之大,积雪之深,皆是前所未有。这般异象,实在令人担忧啊。”</P>
吴楚洵心中一动。</P>
他从京都酷热预想到北疆会有大寒,而他爹是直接有探子回报,虽是殊途同归,但皆指向一个关键问题:</P>
北疆今年恐怕不会太平。</P>
吴楚洵试探地问道:“爹,边境原本也在大量募兵,可是为了预防鞑靼南下?”</P>
吴相摇头,解释道:“事有凑巧,陛下原就有意重建卫所,但朝中大半官员都持反对意见,这才选择先以边境为试点。不过,你关心的,也正是我所担忧的。”</P>
陛下改制卫所,按理会多出很多空缺,那些当官的怎么还会反对呢?</P>
或是吴楚洵的疑惑之色明显。</P>
吴相冷然道:“哼,朝中那群聪明人,一个个心里明镜似的,现在的营兵,所有开销皆由朝廷承担,这其中可捞的油水,不知有多少,要是重建卫所,京营的兵力自然会缩水,他们手中的权力必然也会旁落,又如何会愿意呢?”</P>
这话语中带着明显的愤然。</P>
吴楚洵了然。</P>
估计这便宜爹是恨不得天下所有官员全都清正廉洁,一心为国。</P>
可话说回来。</P>
水至清则无鱼,哪朝哪代少得了贪污的官员。</P>
不是有句话,叫三年新知府,十万雪花银嘛。</P>
然而,他更关心的还是皇帝对吴家的态度。</P>
既然吴相暂时没有辞官的打算,那么他就得想办法去探探皇帝的口风。</P>
这机会来得倒是凑了巧。</P>
次日,国子监正好放旬假。</P>
吴楚洵原本正打算去猫儿胡同,探究一下张秀义对他的态度。</P>
没想到,外院管家急匆匆跑来,说宫里来人了。</P>
吴楚洵赶到外院大堂时,他娘亲正带着妹妹与三名穿着锦缎长袍的太监说着话。</P>
这还是吴楚洵第一次见到真太监。</P>
与古装戏中演绎的不同,这些太监看上去跟普通人差不多,唯一要说点不一样的,也就是脸白点、身材瘦点。</P>
可一开口,那尖锐的声音立马就暴露了的身份。</P>
“哟,吴大公子!”</P>
一个中年太监眼尖,远远就看到了吴楚洵,赶紧拱手行礼,态度那叫一个温和。</P>
吴楚洵心头一松。</P>
从这太监的态度,他大致能猜出皇帝目前对吴家的态度。</P>
他心里的焦虑顿时缓解了不少。</P>
这几个太监是来传皇上口谕的,让吴楚洵次日入宫觐见。</P>
上次安济坊和晋王的事,皇帝一直没有明确的表示。</P>
王行之也提醒过他,朝廷可能会有赏赐。</P>
那这次突然召他进宫,应该就是要对他论功行赏吧?</P>
想到马上能见着那传说中的少年英主,吴楚洵心里倒是生出了些小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