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林思柔和封溯便开始忙碌钻研起味道的问题来。而荀殷则需要来店铺里帮忙看店了。
不想,荀殷这一来看店,倒是招来了不少文人。
此前,进店来消费的百姓中,偶尔就有些读书人,每次来都对字画无比感兴趣,去问林思柔,得知是她夫君的手笔,读书郎们可没少希望和荀殷交流一二,只是为了让荀殷专心念书,林思柔都婉拒了。
如今荀殷一来,读书郎们可高兴坏了,一传十,十传百,结伴前来。
结果就出现了亮眼的情景:一进店铺,时常能看见柜台前的两三张食桌,坐满文质彬彬的儿郎。儿郎们时而吟诗作对,时而优雅作画习字,时而喝汤吃饭
见此,林思柔最高兴,因为读书郎们不仅能增添店铺的格调,更吸引了不少年轻姑娘以进店吃东西为借口,偷偷关注读书郎
荀殷竟然成了活招牌,不仅能够与文人交流学识,还能带动生意,林思柔简直做梦都笑醒。
这天,岭南美食京城店,进来了一名极其扎眼的贵客。
午饭时间,客人较多,林思柔正在柜台中招呼客人和收款,荀殷则在读书郎们的桌子前,边吃便津津有味地交流着史书知识。
就在这时,贵客进门来了,身后还跟着两名下人衣着的男子。
之所以叫贵客,乃因贵客从头到脚的衣着,和他仿佛与生俱来的富贵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