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章:熊掌·分权而安(2 / 2)

大周守藏史 青色大花 1411 字 11个月前

交给风允。

看过地契,确无作假。

虽是远离曾国都的偏角洼地,但在汉水之边,只要把握旱涝,这样的洼地哪有不沃的。

而治水,风允多是方法。

“曾侯这般,却是让允受之若惊,如此,待来年礼乐雅会,余备礼,亲自以谢。”

风允对土地的多少,或许有后世之念,此时得之也是欣喜。

但观世而论,春秋战国,此处是为必经要道,其战事累赘,这土地,对他而言,也无多用。

“请入座。”

风允出声,本准备安排左上首,可那邓候却准备站起。

公子丙见之,紧忙道“余不过是一公子,而邓君为侯爵,怎敢夺席,此为礼仪,不可违之。”

闻声,仿佛下意识的对答。

邓候拱手道“公子丙之礼,不堕曾国,是曾国之幸也,可见曾侯之礼教,曾国之礼大也。”

其余国的使节也称赞公子丙有礼。

就是昭阳,也遥遥对公子丙拱手一礼。

公子丙对此十分受用,坐到了左首席。

不多时,宴席之上,鸡鸭鱼肉,野猪野熊,炙烤或烹,虽无铜鼎,但其食丝毫不差。

“这熊是?”风允询问百里奚。

百里奚道“是蛮娃打的,打了三头,够这些使节吃的了。”

风允点头。

“其熊掌,就只能吃三只,分给他们吧,我就不必了。”

百里奚闻言,微愕。

但随即想到什么,就命人将三只熊掌,分给邓候、公子丙、昭阳。

见此,邓候一惊。

见风允桌上无熊掌,紧忙端起,可又放下。

公子丙大喜。

只是扫过昭阳时,略不满,但安地多为楚地,也无话可说。

而昭阳,从腰间摘下楚国虎符,放于桌上,这才敢食熊掌。

其余各国使节低首,暗思风允何意。

熊掌,其前足也。

但熊冬眠时,一手抵后谷,一手舔舐,以此渡冬。

遂烹熊掌时,需俩掌同烹,隐隐有臭者弃之,不可上权贵之桌。

至于其余熊身,可另作食之,也为美味。

但因熊掌的珍贵性,这往往也是权力的代表。

……

待食毕,午时已过。

除却邓候与昭阳外,却无一人欲留。

一一送别。

昭阳护卫在风允侧边。

其旁的项燕忐忑。

昭阳令道“项氏-燕,吾令你携虎符归郢都,归君上,即可启程。”

“诺。”项燕接过虎符,起身又对风允一礼,即离。

昭阳代替了项燕的护卫之职。

“风子,您准备在安地待多久呢?”

此时楚国方得扬粤,军事虽稳,但政要不稳,并且年关将至,遂昭阳这位司马也不用前往征战,可留在楚地。

但此时,安地多了一块,还是曾国的地方。

说是赠,但依旧在曾国治下,昭阳怎能安心归郢都。

“过些时候吧,我欲在安地教玄之农、医,让此地自给自足,不然余真正离开楚地时,这里的人无法安生,又怎么能称作安地呢?”

昭阳闻言,蹙眉。

“哈哈,昭阳司马,农事急不得,余有农之异术,却也最迟来年羊羔到来,方能离去啊。”

“我和屈大宰说过羊羔的,可不能因为他前往了扬粤,就失信了。”

昭阳舒展眉头。

初春,尚可。

“昭阳会及时通知屈氏,将羊羔送来,风君放心。”

“昭阳司马有言,允是放心的。”

风允望向远方,临近汉江的这块地上,只有余烟尚在,待温度下去,也就能耕作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