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妈妈的身世(1 / 2)

向丰年 一往芹生 2633 字 6个月前

西南地区的冬天虽比不上北方那般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但也是早一阵雨,晚一阵风,有时还会一连下上好几天的冻雨,所以总是给人一种阴冷湿重,寒气逼人的感觉,这样的天气几乎是没有人愿意出门的,可向老者他们那伙上山挖煤的人却已离家一月有余了。昨天,其中一个成员又回村来帮大伙儿拿在山上所需的油盐柴米了,所以今天一大早,向发生就把家里提前给老父亲准备好的粮食和蔬菜送到那个人家里,嘱咐了几句就回家继续帮老母亲和他媳妇打草鞋。</P>

看到大人们都在忙,坐在一旁写作业的小丰年抓紧时间写完就去替妈妈哄着妹妹玩了,玩的同时,他还不忘帮着奶奶抽稻草的草心。</P>

唐氏身体不好,根本就站不了多久,因此她只能坐在家里仅有的那把木躺椅上编草绳,她儿子儿媳则在她的指挥下一个负责锤稻草心,一个负责打草鞋的鞋邦,一家人围在火坑旁有说有笑,其乐融融。</P>

这时,原本玩的好好的小细细(丰年的妹妹)突然拽住妈妈的手咿咿呀呀地嚷嚷起来,“妈妈妈妈,我要抱抱,要抱抱……”</P>

妈妈见状,放下手里的草鞋帮子将小女儿抱了起来。可小家伙刚到妈妈怀里就熟练地去解妈妈上衣胸前的纽扣,这下妈妈才明白小家伙的企图。原来,几天前妈妈刚给小女儿断了奶,这两天小家伙都会找各种理由接近妈妈,为的就是再吸上妈妈甜美的乳汁。</P>

“细细又不乖了,”妈妈抓着女儿的小手,连哄带骗地说道,“妈妈的咪咪放了药药,吃不得了,吃了细细的小肚肚就会疼。”</P>

“我不嘛,”小细细哪里听得进妈妈的话,吃不到奶水她又开始哭闹起来,“我要吃咪咪,我就要吃咪咪……”</P>

坐在木椅上的唐氏见状,悄悄给儿媳妇使了个眼色。儿媳妇心领神会,就将小女儿抱到婆婆跟前放下,一溜烟跑进了另一间屋,并迅速关上了门。</P>

小细细还没反应过来,妈妈就没了踪影, 委屈巴巴的她只得哇哇大哭起来。奶奶赶忙将她抱了起来,小丰年也围过来哄妹妹。</P>

唐氏把小孙女放到自己那双病腿上骑着,用两只臃肿的大手拉着小孙女的小手腕,一边笑一边哼唱:“小板凳,土上排,好吃酒,好打牌,姨妈姊妹天天来,大马拴在梧桐树,小马拴在刺龙台,一对鹅,飞来飞去接外婆,外婆不吃油烫饭,要吃清水煮鸭蛋,鸭蛋黄黄,留等娘娘,娘娘洗碗,去拿灯盏,灯盏漏油,漏到绣球,绣球鼓鼓,引来老虎,老虎爬岩,掼出儿来,儿呀儿呀你别哭,背你去外婆家吃腊肉,精一片,肥一片,吃得我儿——胖——嘟——嘟……”</P>

一旁的小丰年也跟着奶奶一起哼唱这一首农家小调哄妹妹,祖孙俩一连哼唱了几遍才把小细细给哄住了。</P>

看小孙女不哭不闹了,唐氏才把她从腿上抱了下来,放到地上让她和哥哥一起玩。</P>

“奶奶,为什么我没有外婆呢?”</P>

大孙子突然问出了这么个问题,唐氏愣了一下才微笑着回答:“有啊,谁说我们家丰年没有外婆?丰年不仅有外婆,还有外公,有舅舅舅妈,有大姨,二姨,三姨,四五六七八姨,还有个小姨呢!”</P>

“有那么多吗?”小丰年半信半疑地问,“我怎么没听说过呢?她们来过咱们家没有?”</P>

“有,当然有啊,”奶奶伸出那只不是很肿胀的右手抚摸着丰年的头,并一脸慈爱地继续说道:“我们家丰年有外公外婆,舅舅姨妈一大堆,而且她们全部都来过咱们家,还给你买了好多好多的糖果和新衣服呢!”</P>

“什么时候来的,我怎么不知道呢?”</P>

小丰年一头雾水。</P>

“她们来那会儿你还是个小娃娃呢,当然不知道呀!”</P>

小丰年挠了挠头,很认真地问道:“有多小呀?”</P>

“嗯——”奶奶想了一下,故作一本正经的回答道,“那会儿我们丰年就跟个小耗子一样小,而且还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只会趴在地上叽叽叽的叫唤,连牙都还没长呢!”</P>

说到这里,奶奶忍不住笑了起来,一旁的爸爸也笑了,就连躲在里屋的妈妈也忍不住笑出了声。</P>

小丰年看到奶奶爸爸都笑了,知道奶奶是在骗自己,所以他也一边苦笑一边拉着奶奶的衣角埋怨。</P>

“奶奶骗人,奶奶骗人,没牙怎么吃糖果嘛?”</P>

丰年的话逗得奶奶和爸爸妈妈笑得前仰后翻。顿时,向家的堂屋里弥漫着一片欢天喜地的笑声,那笑声很纯粹,带着漫天的幸福温暖了向家的院子,也穿透了寒冷的大地,回荡在天地之间。而这笑声背后却隐藏着一件心酸的往事。</P>

原来,小丰年的妈妈压根就没有娘家,确切的说是找不到娘家。那作为读者的您一定会问为什么呢?要回答您的这个问题,就得回到一九六零年了。众所周知,三年自然灾害是新中国成立后最艰难的时期,全国上下很多地方粮食减产,物资匮乏,有些地区的老百姓都吃不饱饭,只能靠挖野菜和摘些野果子来兑着粮食度日。农村是这样,城里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有一小部分养不起孩子的城里人——确切的说是不愿意养孩子的城里人便悄悄把他们不是很喜欢的孩子带到农村,希望有好心的村里人能收养,可那个特殊时期,自己家想吃饱都成问题,谁又会愿意去养别人家的孩子呢?因此,那些不愿意养孩子的城里人只能把孩子遗弃在农村的村口或是镇子的街道上,意在让孩子自谋生路。丰年的妈妈便是这些孩子中的其中一个。</P>

那时候向家已败落好几年了,可向有德依旧是个浪荡子,不仅对家里的事不管不顾,而且还经常不回家,所以养活一家老小的重担就落到他媳妇(唐氏)一个人身上。尽管西南地区早已解放,人剥削人的现象也早就绝迹,可由于镇上有户人家是一对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所以解放后,政府了解到他们的情况特殊,并没有阻拦他们雇唐氏帮他们干活,所以这些年唐氏才能靠自己一个人养活公婆和孩子。</P>

这天,唐氏到镇上去帮雇主家干完活,雇主给了她两升荞麦,她拿着就马不停蹄地往回赶,因为他们家已经断了粮,公婆和年幼的儿子正等着他拿粮食去做饭呢。可就在她回家的路上经过一个小树林时,突然看见一个孩子躺在路旁的松树下一动不动,她被吓得立刻扭头就跑,可刚跑出几丈,善良的本性又促使她停下了脚步,犹豫了一会儿,最后她还是仗着胆子慢慢的靠近前去看个清楚。</P>

走到离那孩子只有几步远的地方,唐氏才看清那孩子虽然闭着眼睛,但胸口却在上下起伏着,这就证明那孩子还活着,唐氏这才松了口气。于是她又走近前仔细看了看,原来是个面黄肌瘦,头发凌乱,大约七八岁的小女孩,看那样子是饿晕了。见此情景,唐氏不忍离去,便走上前轻声将那小女孩唤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