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内举不避亲,外将齐入京(2 / 2)

新语新编 山重疑路 2058 字 7天前

给定个大略,

您老人家愣是给家父装了一个月的病,

家父这实在没办法,

才滥用职权,

把扬州郡守的事情推给了台阁商议。”

纪瞻摆了摆手,

说道,

“你也知道我纪家这个情况,

我是朋友多,儿子少,

一共就俩儿子,

还都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全走到我前面了,

就剩下个小孙子阿友,

和我相依为命。

纪家族里哪,

也就一个阿睦还勉强能看得过去,

我要是接下来这差事,

我那些老友,

还不得把我这花园都给嚯嚯了?

到时候,

我是拒绝谁啊?

选中了谁啊,

都是麻烦事。

令尊也知道我这习性,

也就没揭穿。”

王羲之补上一颗黑子,

又接过话头,

说道,

“纪侯爷,

小子怎么听说,

最近纪家客人挺多,

光是刺史就来了三四个,

好像,

除了江州牧,

都来过了您这里了吧?”

纪瞻看了王羲之一眼,

说道,

“你们两个小鬼头,

什么也瞒不过你们。

那祖逖昨天从你们那里出来,

就来过我这里,

蔡豹、周访、陶侃、甘卓也都来过,

倒是你叔父世将,

没有登门。”

王悦补一颗白子,

提了两颗黑子,

说道,

“世将叔父出不了门了,

夏侯祖母那边离不了人,

他们叔侄几个,

轮番在旁侍候,

阿羲这也是推着我出来走走。”

纪瞻也听说晋王姨母夏侯文姬好像是病入膏肓了,

说道,

“难怪近来老是看到宫里的内侍往你们家跑。

这些刺史登门,

无非还是想从我这里搭上你们王家的关系,

甚至还在他们推荐的郡守名册里,

留了几个肥郡给你们。”

王羲之也补一颗黑子,

提三颗黑子,

说道,

“这怕什么来什么,

哎~长豫兄,

这棋不对吧?

我这里那颗子哪?”

王悦瞪大了眼睛,

也盯着棋盘,

说道,

“怎么不对了?

难道我还能偷你一颗子不成?

你莫不是想赖账,

说好的,

你要是输了,

就得去参加今晚的宴会。

现在你可不要玩赖。”

王羲之也不依不饶,

站到了石墩子上,

指着棋盘,

看向纪瞻,

说道,

“纪侯爷,

你刚才都看见了,

我这里明明有一颗子的。”

纪瞻摆了摆手,

说道,

“我什么都没看见,

我刚才在那边锄地。”

王悦已经下手点起了棋目,

说道,

“不要抵赖啊,

你输了半目。”

王羲之指着棋盘,

还是不肯放弃,

说道,

“这里,

就是这里,

明明刚才有个子的。”

就在两人争执不下,

纪瞻事不关己的时候,

江南官场真正的幕后大佬王导和王敦,

从花园里走到了棋亭中。

王敦率先讲了话,

说道,

“这可是你儿子欺负我儿子,

你可都看到了。”

王导笑了笑,

说道,

“哪有你的我的,

不都是王家的子嗣?”

而纪瞻,

早就跑一边锄地去了,

他太知道,

有些事情,

能不知道,

最好不要知道。

王羲之推着王悦的四轮车站在一边,

两位真正的大佬开始博弈,

王敦先落一子,

说道,

“茂弘,

你这手玩的不错,

几个太守的位置,

就把他们那点脆弱的联盟给破了个干净。

这点,

我不如你。”

王导也跟着落一子,

奚落道,

“你不如我的地方多了,

就比如说,

我都两个儿子了,

你还一个都没有哪,

只能眼馋别人的儿子。”

王敦倒是也不恼,

落下一子后,

说道,

“你是真的能忍,

长豫这么好的孩子,

你不要可以给我啊?

你就这么看着他,

被牛睿欺负?”

王导落下一子,

没接这个茬,

说道,

“你这脾气该收敛收敛了,

人还没出武昌哪,

建康这边就知道消息了。

我这才把扬州的郡守都送出去,

平息了这场风波,

要不然,

又是一群御史围着我脑袋前面转。

我是听又不想听,

杀又杀不得。”

王敦落一子,

指着棋盘说道,

“你这人啊,

做事下棋都这么谨慎,

真就不敢掀了棋盘,

重开一局?”

棋里事是棋外事,

世间人是世外人。

王导自然知道王敦在说什么,

没有应答,

也没有反驳,

再次岔开了话题,

说道,

“你说这牙齿和舌头谁硬?”

王敦摆了摆手,

显然他不是第一次听王导这么说,

在拒绝了对方的精神控制后,

说道,

“得了吧,

别再说老子那一套,

不争,则莫与之争了。

现在是大争之世,

你要么吃人,

要么被吃。

最后,

你总得选一个。”

王导犹豫很久,

不知道这一子,

或者说下一步落在哪里,

提起头看了看气质高昂的王敦,

说道,

“我在想啊,

你说春秋战国那些霸主,

秦皇汉武这些烈君,

最后都成了一抔黄土,

但孔子的后人、荀子的后人,

即便是今天,

还在这世上,

还受人敬仰。

即便是再过多少年以后,

你我的权力凋零了,

王家的威势不在了,

但荀家的后人,

照样还是一品人物。

这就是我想和你说的——

传承。”

这下子倒是把王敦吸引了过去,

每次和王导交谈,

对方总能找到新的精神控制方法,

王敦想了想,

说道,

“你的意思是,

让咱们家的子弟也去着书立说?

这样王家才能一直传承下去?”

王导摇了摇头,

说道,

“我不是那个意思,

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喜欢清谈,

还到处去举办参加清谈的宴会吗?”

王敦撇了撇嘴,

说道,

“为了显摆,

你那一口流利的吴侬软语呗。”

王导摇了摇头,

落下一子,

这子显得格外透亮,

说道,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清谈,

就是蚁穴。

洛阳能因为这个蚁穴陷落,

那建康也能。”

王敦晃了晃脑袋,

说道,

“你都给我说糊涂了,

清谈既然是蚁穴,

你还一个劲的提倡?”

王导嘴角抬了抬,

说道,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

这清谈多容易,

要是把这些只会清谈、不懂务实的人,

提拔上来,身居高位,

你说,

这些人能斗得赢咱们的子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