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的时候,岩井俊二把自己写下的拍出来,取名为《情书》。这部电影深深的反映了东洋人所谓的“物哀”精神,男主一开头就死了,那封情书是从天国寄送来的情书。
上映当年,在东洋取得了爱情类第二的成绩。
第一是《侧耳倾听》,动画片,东洋老惯例了。
《情书》的原著,不知道是不是翻译问题,译者加戏较多,文字盖过了故事性,以中国人的眼光来看,恐怕算不上第一流的言情书,它只是有几个场景,设计的非常巧妙。
但做导演的岩井俊二是拍美景的天才,他把东洋小城市小樽拍的美轮美奂,让看了片子的人一提到东洋,脑子里就会浮现出大雪、自行车、初恋等等元素。
可能东洋人都想不到,在大陆这边,是如此的捧《情书》这部片子,甚至夸张的说“中国能出柏崇原那样的男星吗”。
“他是世纪末的美少年。”
真是这样吗?
见过方沂的人可以发誓,绝不是这样。
这片子讲了博子在整理死去未婚夫藤井树的遗物时,发现了他的毕业相册,在思念之下,寄了一封不可能答复的信件,倾诉自己的思念。
当这封信辗转到了未婚夫以前的小城市那里,竟然收到了回信,落款名字和他丈夫一模一样:藤井树,而这实际上是同名的一个女孩。
于是,博子持续保持通信,同时去到了未婚夫以前生活过的地方,探个究竟。
电影开始转入到回忆情节,死去的男主藤井树,以及和那个女藤井树,两个人遗憾错过的人生,也缓缓在观众眼前展开来……
——电影在豆办的评分极高,但真要是在国内上映,很难取得满意的票房。
一个是国内并不能接受东洋人关于“生死”无常的思考,让电影随处而来的死亡剧情变得稍显刻意;
另一个是博子和女藤井树长得一模一样,偏偏是不同的两个人,身处两条时间线。这个设定岩井俊二本人很喜欢用,他另一本同样是姐妹俩一模一样,剧情就是反复套娃。
可是,在国内这么玩是不太行的,让人分不清谁是谁。
另外,一些东洋人不以为然,但在大陆观众眼中铁铁劝退的ntr剧情,自然也要删除。
还有男女主格外闲的时间,无业游民却有一户居,以及职业设定——等等,这么一改,还真是面目全非了啊。
就算是岩井俊二亲自出马,把故事照搬到国内上映,恐怕也会扑街吧。(p:的确扑街了,周和秦,选角大失败。)
——东洋的新任大统领上任后,对国内频频释放出善意,在电视里面,东亚自贸区的新闻几乎天天都能听到。
文化界作为马前卒,要承担起促进两国人民感情的任务。这时期,一系列动漫和漫改剧获准上星播出。
来而不往非礼也,大陆同样要拿出东西来。
八十年代,中美蜜月期间,国内影视界和西方阵营交流频繁,双方都有宣传对方的必要。在上峰的慷慨允诺下,国内引进了西洋东洋的一系列影视作品,如《大西洋底下来的人》、《血疑》、《排球女将》等等。
这可能是那一代人,除了教科书外,第一次接触到非刻板印象的老外。报纸喊出,“我们要学习东洋女排的精神。”
国内对来华拍摄的剧组大开绿灯,《末代皇帝》拍摄的时候,用的是真紫禁城,真古董。
同时,八十年代也是国内文艺电影获奖的高峰期,这自然有政治因素在推波助澜。
遗憾的是,当时在商业片上,国内外影视制作水平差距过大,没有能够反向输出的作品。
中影的三爷再次约方沂谈话,在他的办公室里面。
“电影的版权已经购买回来了,可以同时在中日上映,两方都没什么障碍……你原来想的这么远,爱情片不涉及政治,自然双方都认可了。”
他继续道,“说起来,好莱坞最开始也是这样啊,英雄片,爱情片……都是伟光正的,都是人类的共同取向。”
“可是渐渐的,美式生活和价值观,就输出到了我们这里,白人做大英雄,华人下流猥琐,或者黑帮,或者书呆子的反派……开始培养这样的潜意识,看的人又那么多,像教科书一样的从小看,实在是荼毒无穷。”
“我们一年要进口二十部好莱坞片子,我真不想进口那么多,可是不进口,国内的商业片又不会被倒逼着发展。”
他摸了摸自己锃光瓦亮的大光头,慨叹着摇头,最终道:
“上次我说,你找演员有困难,就报给我,我帮你想办法……现在你有任何困难,都报给我,我听说你就筹备了两千万,够吗,不够我再拨。”
“应该是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