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汉灿烂:六、太子门生(2 / 2)

把袁慎听得将信将疑……</P>

但他回头想想也觉得,如果太子不打算用极端手段清除世家,而只是想培养一批庶族亲信,为他办事。其实也是情理中事。</P>

待回到了白鹿山后,便示意了几个新要出山的,与袁家亲善的世家公子,去接近太子。</P>

又不肯入朝,口口声声才疏学浅,还要学习两年。</P>

孙若清闻讯,就给太子殿下吹枕头风。又把那几位公子吹到抄书大队当先生去了。</P>

美其名曰,教书育人,温故知新。</P>

几位公子欣然从之。</P>

在抄书大队里还看见了太傅楼氏,二房的公子楼犇。</P>

楼犇的意思,是指望在抄书大队里磨练些年。等太子登基,储君成为皇帝,他亦可以一跃登高……</P>

便不太含蓄的告诉了几位世家公子,现在积极亲近太子是对的。别以为进抄书大队当先生有失身份。</P>

文帝多年征战下来,哪怕现在看着春秋鼎盛,实际案牍劳形,莫非还真能万岁不成?</P>

这天下是皇帝的,也是太子的。</P>

等将来储君登基,满朝文武,高官重臣,都要出自天子门下!才是正统。</P>

——————————</P>

消息传回白鹿书院。</P>

袁善见很为太子殿下气魄震惊。</P>

但因世家子弟自有傲气,也不可能纳头就拜,轻易臣服。</P>

次年便又寻了机会,进京访友。</P>

一封拜贴进入东宫,</P>

太子温和亲切的邀他进了后院赏花。</P>

孙若清亦对这位天下第一才子颇感好奇,便带了嫋嫋过去看他……</P>

嫋嫋当时正沉迷做水车,但有几个尺寸问题一直没有算好。听说袁善见是天下第一才子嘛,便拿了图纸问他。</P>

袁善见有理由怀疑这是太子存心在考较和震慑他。</P>

最后那问题他当然也是做出来了。</P>

并且,通过水车制作过程中和嫋嫋的一系列交流可知,这水车不是谁做好了,刻意让她拿到袁慎面前问的。</P>

——结果很是惊艳。</P>

城郊储妃新入手的小山上,被开辟出了层层梯田,种满了金灿灿的稻谷。</P>

嫋嫋记住了很聪明的小袁叔叔。</P>

袁慎也认识了个,聪慧机灵的太子养女。</P>

………………</P>

转眼间,又是一年花开落,</P>

嫋嫋十三岁,而袁善见也已到了弱冠之年。</P>

都城中有别的如袁善见一样大的郎君,除了久在边关的凌不疑外,都成亲了。就他和凌不疑一文一武,两人还单着。</P>

孙若清也还是在都城适龄郎君中,寻摸起了适合做嫋嫋将来夫君的人选。还特意托付了袁善见也在白鹿山书院里多多注意适龄二郎。</P>

若有人品才貌俱佳的,便给嫋嫋留着。让太子殿下去说亲。</P>

袁慎只道嫋嫋还小,离及笄都要有两年,不必太急着婚事。</P>

孙若清闻言一笑,也道:“妾私心里,是想要多留嫋嫋几年的,不会太早嫁她。但好的郎君抢手,她出阁一事不急,婚约却能先订。”</P>

又劳袁慎费心。</P>

袁善见只得答应了。</P>

背后却为嫋嫋叹惋:你这样聪慧,将来却不知要嫁何种庸人,可会郁闷不甘?</P>

嫋嫋于是给了袁善见一个漂亮的白眼,道:娘娘说,好男人不看才高,温柔敦厚最重要。</P>

我聪明就够了!</P>

一家里面太多聪明人,没得要人心累呢。</P>

袁善见气闷之余,问嫋嫋道:你觉得,太子和储妃,谁是家里的聪明人?</P>

嫋嫋对此毫不犹豫道:小允暄最聪明!</P>

(文允暄:是的,我最聪明!)</P>

………………</P>

………………</P>

“好吧,这人聪明归聪明,可惜就是还太小了点啊……”袁慎轻叹。</P>

程少商闻言不以为然:“暄儿再过几年就长大了。”</P>

皇孙殿下再过几年就长大了。</P>

——那你呢?</P>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