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林儿一时兴起之举,某种程度上而言,是救了他的性命。</P>
因为赵敏随着张无忌等人还没出海呢!</P>
豫章前线,便传来了汝阳王连夺韩将军三座大城的消息。</P>
接着韩林儿他爹因顶不住汝阳王兵锋了,就假称了儿子已受郡主招降。又道赵敏出海,是为夺屠龙刀和武穆遗书,回来献给蒙元皇帝的。</P>
这番瞎话,在范遥,也就是前汝阳王府供奉苦头陀,赵敏武学师傅之一的佐证下,顺利取得了汝阳王信任。</P>
豫章兵祸遂歇……</P>
再然后,韩将军就趁汝阳王正式纳降的机会,暗藏武林高手,把汝阳王给刺死了。</P>
汝阳王死后,蒙元兵马乱了一时,</P>
又很快在汝阳王世子王保保的统领下重整旗鼓,威势更重了。</P>
明教麾下几路义军直被王保保打的抬不起头,韩林儿他爹更战死沙场。</P>
本来韩林儿也是要死的,</P>
所幸王保保他恩怨分明,知道自己父王遇刺时,韩林儿并不在军中。而这人曾保自己妹妹周全一事也是真的,便大方放了韩林儿。</P>
也不担心韩林儿再来找他报仇。</P>
或许,也是已经看清楚了天下局势,知道韩氏一脉不过为王先驱者,并无真龙之运吧!</P>
………………</P>
………………</P>
武当山上岁月长……</P>
三十二岁那年,从小修炼道门内功,阳气太盛,反不利子嗣的宋青书,终于以大龄男青年身份有了孩子。</P>
那不是武当第一位四代弟子。</P>
却是张真人第一位直系曾徒孙。</P>
老神仙很高兴。</P>
自那孩子刚落地,便不惜真气,为他洗髓伐骨,疏通真气。</P>
宋远桥见状,既是惊喜,又是忧虑。</P>
只因他太清楚,自己师傅是个多么淡泊谦和之人。于武一道上,虽造诣过人,多半也是自己经年打磨来的修为。</P>
从武当九阳功,年龄愈长,修炼愈快的特性可知,比起英年早慧,风光耀眼的天才,比如神雕侠杨过,张真人更青睐后劲绵长,大器晚成的豪杰,比如郭靖郭大侠。</P>
所以他今次会亲自出手,为宋徽平打下武学根基的行为,决计不是空穴来风,无的放矢。</P>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P>
——号令天下,莫敢不从。</P>
——倚天不出,谁与争锋?</P>
——倚天不出,谁与争锋?</P>
………………</P>
………………</P>
宋徽平七岁那年。</P>
天下始定,蒙元贵族退居漠北。</P>
一位自幼长在寺庙里,长大后又入过明教的,姓朱名重八的普通农户,坐上了天下至尊之位。</P>
或许是为了纪念曾经的明教,他为自己所开辟的新朝,定国号为明。</P>
至于说为什么是曾经的明教……</P>
当然是因为现在武林中已经没有明教这一教派的旗号了。</P>
当老一辈的高手们或挨不过天命死去。或改头换面,退隐江湖。</P>
新一辈中又不见能支应门楣的人物出现,一教一派的没落,是个很自然的过程。</P>
自然到天下几乎人人都想,就明教那样死了教主,内乱几十年的教派,能到这年头才解散,已是邀天之幸了。</P>
………………</P>
宋徽平十二岁那年。</P>
中原九州百废俱兴,百姓安居乐业。</P>
接替了自己父亲曾经位置的宋青书携张真人年轻时曾用过的真武剑,畚夜入京,于新年时分,在皇宫之中,帝皇寝宫里,留下贺词一首。</P>
随即翩然远去……</P>
帝酒醉醒后,见床头有字,入木三分,心中大悦,故特下圣旨于武当。要为张真人,人间封神……</P>
张真人固辞不受后,又欲改册宋青书国师一位,奉道教为国教。</P>
宋青书依然婉拒,言佛道一家,儒亦是道。然后倒接了皇帝亲册的道门护法真人虚衔……</P>
宋徽平便明白了,他爹护的不是道法,而是世间武学传承。</P>
然后加倍练武不提。</P>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