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什么去!我娘都没说让去,他做儿子的让爹娘住到我姨母家里本就被戳脊梁骨了,咱还用的着请示他?”</P>
“......嘿,月儿,不说我说你,咱的懂礼节......”</P>
“不去,赶紧走。”</P>
“......嘿,你这孩子就不能听话? 我可是你爹!”</P>
“......我知道,我娘说过。”姜月不忘恶劣补充,吆喝马往前走。</P>
“哎,哎,咱直接走不好......”</P>
姜月不听,姜有善没了脾气。</P>
马车里的老两口只听得茫然,这是当爹的和当女儿的?这这,咋跟蔡大舅那一家似的,说话没一点礼貌?可看着爷俩的感情不错啊。</P>
家里,蔡氏和三个孩子腾屋子,蔡氏搬进姜雪的屋子,姜有善搬进姜明的屋子,把最东头的屋子腾出来给老两口住,要是蔡姨母家来,就安排万福宝跟着姜明屋里住,蔡姨母万福花跟着蔡氏姜雪住。炕足够大,住的下。</P>
东西不多,只要把铺盖和柜子里了的衣物搬过去就好,蔡氏腾空了一个衣柜专门给老两口放衣物,收拾好了又叹气:“估计你姥姥姥爷也没啥衣裳放。”</P>
姜雪便道:“咱家还有布呢,炕上还有兔子皮,你给做就是了,来,我帮你裁料子。”</P>
蔡氏一拍腿:“瞧我犯糊涂了。娘这就忙起来。”又转头吩咐姜明:“你和雷子把屋里炕烧暖和些,这天冷的,别冻着你姥姥姥爷。”</P>
姜明擦了把额头上的汗珠:“娘,再烧可就要中暑了,我还是往屋里放盆水吧,怎么感觉要上火了呢?”</P>
姜雷也道:“娘,我嗓子干,刚喝了一大碗水呢。”</P>
蔡氏吓了一跳,平复下激动的心,才觉出屋里确实热了些,这样可不行,一冷一热老人家哪里受的住?</P>
“啊啊,快去拿出来两根柴火来,别热坏了娘去拿蒲公英给你们泡水喝。”</P>
姜明劝蔡氏:“娘,你别着急,这会儿早着呢我爹还回不来,你和二妹专心做衣裳,别的不用操心,我做。”</P>
蔡氏忙手忙脚实在不知道做哪样,索性就听了姜明的指挥。</P>
姜有善回来时,蔡氏已经做好了两身衣裳,姜雪裁布,姜雷铺棉花,蔡氏只负责缝。姜明也做了一大桌好吃的。</P>
四人只等着人回来。</P>
姜月扛着蔡姥姥进屋,蔡姥爷在后头小跑跟着,姜有善停车牵马进棚。</P>
蔡氏出来迎,吓了一跳:“咋,这么......扛着?轻点儿。”</P>
蔡姥爷在外头瞧见这么大的院子惊的合不上嘴,进了屋只觉得暖和。</P>
蔡姥姥被放下,活动了几下胳膊腿:“咱是不是去亲家问候下?”</P>
“姥姥,姥爷饭还热着,赶紧吃饭。”</P>
蔡氏拿出了新棉衣,伺候人换上,又端来热水给老两口擦脸,端坐在桌前。</P>
蔡姥姥的眼泪啪叽啪叽往下掉:“多少年没穿过新衣裳了,这衣裳真厚真暖和。”抬起袖子闻了下:“还是新棉。”</P>
蔡氏没跟她娘伤感,抬头看姜月,见她眉头皱着,心里慌:“娘,你别哭。”</P>
姜月心里笑,蔡氏是怕她娘吵得自己犯头疼,她刚才皱眉不是嫌弃蔡姥姥,是怕这“哭包”母女俩每天来一场,显然她娘get到了。没跟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