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励精图治,科举选拔!卧槽,有间谍,真尼玛狗了……(1 / 2)

而此刻。</P>

大楚皇朝。</P>

皇帝姜天辰早已从高雨晴的承乾宫走出,脑海中还残留着昨日的温存。</P>

现如今,他端坐在龙位之上。</P>

听着往来臣子汇报最近楚国的内务政要。</P>

但脑海中,陡然出现系统提示音。</P>

【叮!宿主派六剑奴刺杀了晋国太子,影响了剧情走向,奖励剧情点5000点!】</P>

姜天辰也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晋国太子,竟然值得5000点剧情值。</P>

要知道。</P>

在原着中,晋国太子也只是一个出场二十几章,简简单单和男主有交集的朋友。</P>

不过。</P>

也有可能是因为杀了晋国太子,而把剧情变得更加不可捉摸。</P>

要知道牵一发而动全身。</P>

晋国太子虽然当了三十多年太子。</P>

但是。</P>

他父亲晋国皇帝方万里,也就只有他这么一个亲生儿子。</P>

原本的晋国基业,迟早会落到他的头上。</P>

可是,没有想到姜天辰还没有和他打照面,就直接派人行刺了!</P>

太阴毒,太心狠手辣了!</P>

“陛下,老臣说的吴国使臣在我楚国遇刺,要不要向吴国澄清,更把幕后破坏楚国和晋国关系之人找出!”</P>

老臣想到吴国使臣,不明不白地死在回吴国的路上。</P>

兹事体大,言语说道。</P>

而他们言语的幕后之人,正是端坐在朝堂上的九五至尊姜天辰。</P>

“澄清什么?吴国和楚国关系破裂,死了两个吴国使臣有什么好解释,吴国狼子野心,我大楚与吴国联合无异于与虎谋皮……”</P>

“不过,若是吴王派人问起来,就说有可能是魏国干的!”</P>

姜天辰面色肃然,霸气言语说道。</P>

当初。</P>

之所以没有在朝堂之上,斩了两个吴国使臣,就是为了让吴国的水变浑浊起来,也好方便他借机行事,借机栽赃。</P>

“这……陛下,吴王不一定信啊!”</P>

大臣面色苦涩,言语说道。</P>

而姜天辰面色嗤笑一声,冷冰冰得瞪着那大臣:</P>

“吴王要一个答案,朕就给他一个答案,至于信不信就看他的!这点小事就不要再提及了……”</P>

“朕今日要听的是关于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朕要看看我大楚寒门有多人才俊杰!”</P>

“曹尚书,包拯,你们讲讲最近这段时间的收获吧!”</P>

皇帝姜天辰转瞬就想到了科举选拔制度。</P>

士子应举,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孝廉、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P>

而提及这触动勋贵大臣最根本利益的制度,面色齐齐难看。</P>

但依旧有官员忍不住好奇。</P>

就连垂帘听政的萧太后也美眸闪烁流光,认真竖起耳朵听到曹尚书、包拯等人的汇报。</P>

“回禀陛下!颁布科举制度,也已初成效果。”</P>

“现在也为陛下搜罗一众的人才,已经参加统一的考试特选拔出十名,可以让陛下面见……”</P>

“……”</P>

曹尚书、包拯两人回禀。</P>

“好,可以让他们上殿,让朕瞧一瞧……”</P>

皇帝姜天辰淡然点了点头。</P>

也知道科举制度在此天下是草创,还有许多不规整的地方,还需要完善。</P>

但眼下为大楚选拔人才要紧,也就没有多少在意。</P>

可是皇帝的动作,反而让一众朝堂百官面色各异,纷纷想要阻止陛下。</P>

“陛下,朝堂之上军政纪要谈论之地,现如今政务繁忙,这等寒门弟子也就先不要再见了!”</P>

“是啊!陛下,科举制乃是草创,若是如此简单选拔人才恐怕误国。”</P>

“臣提议,科举选拔制度需要从严开始,更要复杂化,历经层层选拔,这才能万里挑一、十万里挑一,挑出对大楚有用的人才!”</P>

“而且,陛下!这群人连做官都没有做官,如何能够当好我大楚的官员,又如何能够为我大楚的百姓着想!”</P>

“……”</P>

众多大臣言语,语气忠心耿耿,但是,在姜天辰的耳边怎么听都如此刺耳!</P>

要不是没有可用之人,早就拉出去斩了……</P>

若是让你们这群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大臣占着位置。</P>

到时候朕还没有灭了齐国,大楚就要被你们这群吸血虫,把楚国给吸取干净!</P>

而且。</P>

人才是选拔出来的,同样也是培养出来的!</P>

这群文武大臣摆明的是先上车的人,想要焊死车门,不想让后来的寒门学子抢夺位置!</P>

“朕要做什么事情,还需要你们指手画脚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