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的工作更重要啊,你不应该更关注我吗?”</P>
“哎呀,你到时候跟我说说就行了,我知道你是怎么做的就可以了。”</P>
赵欣说完就直接往技术室走去,不给钱明再说话的机会。</P>
不过,分析车轮胎印的工作已经交给小刘了,钱明也要等小刘的结果。</P>
他想了想,也跟在赵欣后面。</P>
赵欣没想到,自己前脚刚走进李华的实验室,钱明后脚就跟了进来。</P>
“你怎么也来了?”</P>
“查案啊?”钱明可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P>
要确认车轮印跟抛尸有没有关系,李华发现的脚印也具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P>
赵欣当然不知道钱明的用意。</P>
“你又不会足迹学,赶紧去查你的失踪人员吧。”</P>
“所以说啊,你还是得跟我学学吧,很多时候,线索都不能作为孤证独立存在,必须互相佐证,才能形成有效的证据链。脚印和轮胎印如果都是凶手留下的,肯定存在必然的联系,所以,我也要知道李华分析的结果啊。”</P>
钱明说的头头是道,赵欣听着,感觉也很有道理。</P>
“师父就是师父,真人不露相啊,你这话,说的我竟无言以对。”</P>
李华看到他们俩进来后就你一句我一句的,自己都插不上嘴,只能继续埋头干活。</P>
两人说完,才想起是来找李华的。</P>
“华子,怎么样了,有结果没?”钱明急着要再给赵欣露一手。</P>
“明儿,我也刚回来,哪有那么快?”</P>
“你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吗?”钱明边说边瞄瞄赵欣,那意思就是:看吧,李华也没那么神!</P>
赵欣不管他,兴致盎然的跟李华请教:“师兄,你是怎么找出这组脚印有可疑的?又怎么判断出脚印形成的时间在4到6个小时啊?”</P>
看到赵欣虚心请教,李华脸微微一红,他放下手里的放大镜,然后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P>
“是这样的,首先,我是根据脚印边缘的清晰度,来判断他的新鲜程度。这样的脚印不止一组,说明白天的时候,还有其他人也出现在那里过。</P>
然后我又看了一下这些新鲜的脚印,其他的脚印相对比较散乱,而且没有到达河岸边,只有这一组是方向非常明确的走到河岸边,又径直返回。</P>
至于形成时间,我是根据返回的那组脚印中,水气的蒸发程度判断出来的。</P>
回去的那组脚印中,有几个明显有点潮湿。假设凶手要抛尸,肯定会扔的尽可能远一些。可能就是这个过程中,其中一个鞋上沾到了水。</P>
根据现在的气温,和鞋印的潮湿程度,推测形成时间为6-8小时之前。也就是凌晨的3-5点之间。”</P>
“哇,这也太厉害了!”听完李华的分析,赵欣感觉自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P>
钱明在边上哼哼了两声。</P>
赵欣故意问:“师父,这你行吗?”</P>
“行!有什么不行的,不过,我一般负责更重要的工作。”</P>
赵欣对他做了个鬼脸,转头继续问李华:“那你为什么觉得那是凶手留下的?有可能正好有个人在那个时间到河边转了一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