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飞快地将手中的宝物递出,目光如炬。</P>
“是聆风仪?”李爱民望着眼前这奇特的动作,惊讶地问道。</P>
此物非寻常之辈能得,需有缘者方能拥有。</P>
聆风仪直至八十年代才渐渐流传世间。</P>
而如今时日,此物仍珍稀如瑰,即便是富贾一方,亦难觅其踪。</P>
因其生产之速,犹若龟行,难以满足市场需求。</P>
且寻常百姓之家,亦无力购置如此贵重之器。</P>
“咦?看来你对聆风仪有所耳闻,倒真是博学多识啊。”</P>
王天华笑吟吟地说道。</P>
周围之人闻言,皆对李爱民所言之物生出好奇之心。</P>
这聆风仪究竟是何方神圣?</P>
他们虽已年长,却从未听闻此物。</P>
“我只是外出用餐时,偶然听人提及此事!”</P>
李爱民寻了个借口敷衍过去,不曾想,这新近问世的聆风仪竟成了赠礼。</P>
他深知,聆风仪仅在今年才现世。</P>
甫一产出,不说其他,单是购得之难便已令人望而却步。</P>
此外,其价值不菲,至少需五十大洋方可得。</P>
五十大洋意味着什么?</P>
以红星钢铁厂的薪酬为例,这五十大洋相当于普通工人数月之薪水。</P>
寻常工人,月薪资仅足度日,哪有多余银两购此物?</P>
唯有家境殷实之人,方舍得购买这般高端之物。</P>
在这年代,娱乐匮乏,无甚消遣。</P>
外界消息,唯有依赖报纸得以知晓。</P>
然观报之人,多为经济宽裕者。</P>
除此之外,聆风仪的出现,直接导致购报之人日益减少。</P>
毕竟,有了聆听风声的神器,许多人懒得再翻阅报纸。</P>
往昔无聆风仪时,读报解闷成了某些人的日常。</P>
“爱民,聆风仪是何物?我之前怎从未听过这等事物?”</P>
一旁的李学强看着李爱民接过聆风仪,不禁好奇地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