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回忆(2 / 2)

罗氏望着赵恒之泪流满面的模样,思绪飘回到往昔他与慕逸白一同练武的岁月,不禁掩面而泣。</P>

这该死的狗皇帝,不仅令慕家背负千古骂名,还生生拆散了这对好兄弟,简直是作孽!</P>

“感谢上苍,幸而你们皆平安无恙,对不住,让你们受苦了。”</P>

赵恒之此刻已然泣不成声,无人知晓他在听闻慕逸白要被抄家流放的瞬间,心中有多么想弑父,亦无人明白他对自己的无能有多痛恨。</P>

因为他的无能,母亲惨遭杀害,因为他的无能,自幼受尽屈辱,屡次徘徊于死亡边缘,因为他的无能,只能眼睁睁瞧着好兄弟被父亲陷害,却无能为力!</P>

“孩子,你先起身,此事与你无关。”</P>

姜氏亲自上前扶起四皇子,傅云汐也将傅云烟扶起。</P>

严格来讲,皇帝的所作所为与赵恒之毫无干系,正如先皇的事迹与当今皇帝无关一般。</P>

“你为何会来此地呢?”</P>

姜氏轻轻拍打着赵恒之的手臂,他与慕逸白身高相仿,姜氏因而够不着他的肩膀。</P>

“去年天灾连连,我主动请求去赈灾,本以为后续会安宁些,怎料又遭遇冰雨、暴雪以及极寒,于是我再度前往赈灾,北方的其他郡县我皆已涉足,未料咱们廉江县的生活比其他地方都优渥,风土人情亦佳。”</P>

赵恒之边说边平复着心情,实际上皇帝提出赈灾的想法不过是随口一说,他并不愿从国库拿钱给百姓用,也无人甘愿只身涉险去赈灾,赵恒之只得主动请命,筹集钱财粮食救助百姓。</P>

当然,他也有自己的心思,一是为助更多百姓不再流离失所,二是为寻觅慕逸白的行踪,三是积累民心,为自己登上高位、掌控至高权力做筹备!</P>

“你是个好孩子啊!与你父亲不同,廉江县确实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百姓富足。”</P>

姜氏引领赵恒之一同坐下交谈,或许他与他父亲真的不一样,有血缘关系之人未必脾气秉性相同,龙生九子尚且各有差别,更何况先皇一生为国为民,具备治国之才,而皇帝的行为作风却完全与之相悖。</P>

“先吃饭吧!大家都饿了。”</P>

慕逸白瞧着赵恒之与家人们的互动,在场不少人都红了眼眶,他也只是有片刻的不自在,眼神闪烁地望向窗外。</P>

倘若没有那仿若隔世的前世,或许此刻他也会被赵恒之打动,然而他无法忽视那段黑暗且令人窒息的经历。</P>

他很快便调整好情绪,让大家先吃饭。</P>

“对,先吃饭吧!你们路上是不是也还未进食?咱们先吃饭,有事饭后再谈。”</P>

罗氏同样调整好状态,招呼众人吃饭。</P>

这么长时间过去,每每想起爱国,她的心中依旧无比悲痛。</P>

林洁看着大宝和二宝,心情也是难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