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有两个选择~!”
顾少卿伸出两根手指。
“一,今日之罪与往日之错数罪并罚。我用族规杀了顾琅之,然后代父休妻,给你一封休书,再派人将你送回赵郡。”
小李氏面如金纸。
这小贼言之凿凿,李氏必定是出了灭族大祸。
若李氏真的倒了。
太后也出事了。
那么她被休弃,再被送回赵郡,不就是一个死吗?
李氏若还有人在,容不得她一个丢了大脸的姑奶奶被休归家。
李氏若无人在,那她在赵郡如何过活。
只怕要被那起子贱民生吞活剥。
这第一条绝对不能选。
看小李氏眼神变动,顾少卿便知道她心里怎么想。
扳下第二根手指头,继续道:
“二,你亲笔写下认罪书,称病自请入城南偏院,从此养病不出,我便恕你之罪,并饶顾琅之一命。从此,你带着顾琅之住在偏院之中,吃斋念佛,不再出门,顾氏自然会为你们奉老到死。”
小李氏眸光微动了动。
城南偏院是偏了些,小了些。
但是,景致却也还算不错。
只要留在范阳,那她还是顾氏的老夫人。
顾琅之也还能活命。
只要她还是老夫人,还有顾琅之这个嫡系的儿子活着,就还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我写认罪书。”
小李氏没有任何犹豫就做出了决定。
但是,写认罪书之前,她问起了李芷兰如今境况。
几个族老说,李芷兰今天并未出门,此时应该已在闺中休息,今天的事,她似乎并不知情。
小李氏大感安慰。
侄女安好,她便放心了。
尔后又提要求说李芷兰与此事无关,让顾少卿不要开罪李芷兰,要将李芷兰尽快的,完好无损的送回赵郡。
顾少卿想也未想便同意了。
小李氏从头到尾,没有问顾琅之现在怎么样。
一般能写出这样的认罪书,必定是受了些苦的。
可是,此时此刻,小李氏想起了自己侄女,怕自己侄女受苦,为自己侄女安排谋划,却完全没有为自己的儿子有半分打算。
可见,小李氏完全没有关心过顾琅之的死活。
这一刻。
她想到的全是她自己。
是她母家李氏的安危。
顾少卿与谢晓灿对视一眼,眼风儿往屋外瞅了瞅。
叹了口气。
今天这个局是为小李氏而设。
也是为顾琅之而设。
顾琅之是顾氏族人,背叛家族犯下这样的过错,族中自然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可是,小李氏她姓李,有赵郡李家主的亲妹妹,太后的亲侄女。
若是想处置她,便必须要有她的亲笔认罪书。
如此,才能堵住李氏之口,堵住太后之口,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骚乱。
可是,如何让小李氏亲笔写下认罪书,那可就是一个大难题了。
很多事,并不是她出面做的。
单单就只主母迫害几个姨娘这种事,既不得台面,又不是什么大罪。
世家主母处置几个妾室,多的是理由。
还没有哪一个世家主母,是因为迫害妾室而被休弃处置的。
那么,便只能让小李氏心理破防,才能让她自己写下有份量的亲笔认罪书,当众自请去偏院养病。
更重要的是,有了小李氏的认罪书,在将来与李氏和皇族的对阵之中,都多了一件利器。
便算到时候,顾氏不得已要反,这也可以拿出来作为一个理由。
小李氏在顾少卿答应丝毫无损的,将李芷兰送回赵郡后,没有丝毫犹豫,便拿起笔写下认罪书。
此时的她,只想快些保命,然后再打探李氏的处境,和母家取得联系之后,再从长计议。
最近几日,母家还真是一点消息都没有传来,叫她心惊胆战的也是因为此。
当然了,小李氏认罪书,也只写了关于对几个姨娘的迫害。
最后,还是在顾少卿和众族老的坚持之下,又不得已加上了今天与李正堂里应外合在族中宗妇大典一事上捣乱,至于关于秋露下毒谋害顾少卿,小李氏只肯承认,是她对下人管理不善。
不过,这已经够了。
一个里应外合,一个谋害家主的嫌疑,足已让顾氏不管何时都能立在道德的制高点。
拿到认罪书,顾少卿一声冷笑,冲着门的方向朗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