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献给李帅金字告身(2 / 2)

大唐天将军 落叶凋谢 1256 字 3个月前

吐蕃军使也有可能有金字告身。

所以李瑄才会吃惊这游侠会说这样的话。

哪怕是次金字告身,也能以此获得丰厚的战功。

“我明白,三个月内,我必献上金字告身,成为李帅的侍从。”

青年郑重地说道。

“以个人而言,这是难如登天的事情,不需因为成为我的亲卫而铤而走险,要珍重自己啊!”

李瑄看这青年勇气可嘉,遂劝他一句。

“这不算是难如登天。请李帅等我消息!”

说完,青年扭头离开。

李瑄摇头笑了一下,成年人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或许这年青人觉得不可能,中途就放弃了。

“李帅,他是名动河陇的游侠廖峥嵘,据说他的剑术快若闪电,势如雷霆,无人能敌!”

一名曾经游荡在河陇的亲卫向李瑄说道。

“廖峥嵘有什么事迹,能名动河西、陇右?”

李瑄好奇地询问。

“回李帅,开元二十九年时,吐蕃一队骑兵入境,追击逃难的百姓。他引诱吐蕃骑兵下马,杀了十几个吐蕃士兵,又从容离开。”

这名亲卫回答道。

“廖峥嵘既有此事迹,他为何不告诉我呢!薛错,去将廖峥嵘追回来,我以他曾经的义举为由,召他为亲卫!”

李瑄向薛错吩咐道。

“遵命!”

薛错领命策马而去。

不一会儿,薛错回来向李瑄禀告:“廖峥嵘说他已经承诺过李帅,必会将金字告身献上。”

“可惜了,如果因此失去一名猛士,那就太令人遗憾了。”

廖峥嵘的固执,让李瑄对他产生期待。他希望廖峥嵘能完成这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九月中旬,李瑄从诸牧监调集的战马,已经全部到位。

李瑄不得不在湟水城周围,再开辟数个马场,用以饲马训练。

湟水城的战马,早已成诸军之最。

河西最精锐的赤水军,有兵三万三千人,马一万三千匹,私马和缴获的战马上万匹。

可和现在的临洮军比,还差了一大截。

安重璋的兄弟们和叔父到达湟水城,李瑄将他们安排到安乡郡、金城郡的牧监。在郡衙挂职事官。

还有两个安重璋的族弟,在临洮军任职,专门管理临洮军的战马,保证战马的健康,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损耗。

早在半个月前,李瑄拿下监军郭全的时候,就下令高秀岩开始行动。

他需要一场大军功,赢得李隆基的信任。

与高秀岩随时保持联系,一旦有情况,就会立即备战。

这一日连连发生令李瑄高兴的事情。

他的主事判官刘晏,和车神塞一起来到湟水城。

“近一年未见,君消瘦不少啊!我还以为君不应我幕府呢!”

李瑄先将刘晏请入正堂中。

有刘晏在,他的担子会轻松许多。

招刘晏为主事判官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刘晏擅长理财,李瑄希望在刘晏的运作下,陇右的军需充足,能支持他进行一场大战。

“能得李帅垂青,是我刘晏的荣幸,敢不应召?只要李帅能用得到我,可随意吩咐。”

刘晏向李瑄一礼,今后他就是李瑄的直属幕僚。

虽号为“神童”,十岁得见龙颜,但他深知自己这种祖上不显赫的人,想要位极人臣十分困难。

有李瑄这样的贵人帮助,他更有可能地去完成自己的政治抱负。

“今后君就为我主镇湟水城,查政务、支度、营田、盐铁等事宜。我会向朝廷奏你为左千牛卫左司阶,作为职事官。”

李瑄早就想好了,刘晏是主事判官,主节度使幕事。

刘单为随军判官,在李瑄领军的时候,随李瑄一起出行。

刘晏有先后两次治理县政的经历,再加上李瑄对刘晏的了解,宰相之才,对军政事务,能手到擒来。

“多谢李帅!属下必不会让军务成为将军征战的累赘。”

刘晏再次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