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唐的地图,李林甫入道(2 / 2)

大唐天将军 落叶凋谢 1386 字 3个月前

还有两份奏折,等回兴庆宫他再观看。

“一年之内,必是百国来朝。”

高力士笃定道。

与吐蕃接壤的国家有南诏、天竺,还有被吐蕃控制极深的大勃律。

尺带珠丹的落幕,必能影响西域诸多国家。

尺带珠丹又与黑衣大食多有通信,哪怕大食正在战乱,也会出使稳住大唐。

大唐、大食、吐蕃,三足鼎立。

大唐干掉吐蕃,把目光瞄准西域,此为天下的认知。

黑衣大食占领了大唐高宗时期册封的昭武九姓和岭西诸国。

之前李隆基自然不会有想法。

但李瑄曾经说过,大唐应该饮马雷翥海,圣人当成为天下共主。

如今李瑄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打败吐蕃。

最重要的是,国力不退反增。

怎么会不勾起李隆基的**呢?

说到底,曾经葱岭以西是大唐的羁縻州,现却被大食占据。

之前曹国国主请求大唐出兵,被李隆基拒绝,现李隆基却有心经略西域。

高仙芝在去年年底,被李隆基任命为新任安西四镇节度使。

虽然高仙芝打了一个漂亮仗,但李隆基潜意识认为,李瑄拖住吐蕃的主力兵马,才使高仙芝轻而易举克小勃律。

必要的时候,高仙芝可以调到岭南、河朔为节度使。

具体事宜,李隆基还要等李瑄回到后再商议。

出紫云楼,李隆基发现杨玉环在曲江的亭内等他,心中泛起一股温柔。

人生至此,只可惜不能成为天上的神仙。

开元后期,李隆基迷恋道教,就是为了得到那虚无缥缈的希望。

所以每当出现仙人和蛟龙的山水,李隆基都会第一时间派人去探查,哪怕只是空欢喜一场。

“玉环,让你久等了……”

李隆基快步上前说道。

“三郎国事为重!就是不知七郎带来的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杨玉环盈盈一礼后,试着问道。她想知道李瑄的事情。

“自然是好消息,还是青海的战事,现已彻底结束,七郎深慰我心。”

李隆基笑道。

因观看奏折,他废寝忘食。

旷古大胜、开疆扩土、擒拿赞普、纳黄河源。

他执政以来的欢快,都在这一天发生。

“紫薇帝星璀璨,才有七郎这样的辅弼。七郎可不止是名将呀!”

杨玉环指着天上的紫薇帝星,向李隆基回答道。

看杨玉环如花笑靥,李隆基下意识向夜空望去。

在心理作用下,他觉得今夜的紫薇帝星格外明亮。

因为这个时辰的北极星,本就是最亮的。

“七郎是宰相的才华,只是不知他愿不愿意入朝为官。”

李隆基没有着急回兴庆宫,而是拉杨玉环坐在紫云楼前的台上,观看倒映着星辰的曲江,闻夜里幽香的花树。

李隆基其实也有些矛盾,他还想将李瑄调到西域,任安西四镇节度大使、西域经略大使,把大食人驱逐出雷翥海以西。

但他又觉得李瑄连年征战,沙漠、雪原、草原、大海、高山、雪域高原,战争太过频繁了。担心李瑄和霍去病一样英年早逝,将气运都用在前半生。

现在李瑄还年轻,回长安呆两年也好。

“三郎只要召唤,以七郎的忠贞,哪会不应呢。还得看三郎!”

杨玉环向李隆基暗示道,她也想李瑄回长安,时不时看李瑄一眼,她就心满意足了。

“苏毗、白兰羌、吐谷浑、通颊、党项,这些都是大部落。哪怕吐蕃愿为藩属,也必有异心;回纥这么老实,也是因为七郎坐镇河西。短时间内,七郎还是离不开河陇啊!”

李隆基又微微摇头。他知道李瑄对河陇的重要性,现陇右兼并众多,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

“三郎令七郎将兵权交给副使,使副使节度军事。然后让七郎回长安。七郎哪怕顶着一個名头,就足以摄服诸部。就像三郎的威德能远播天下一样。”

杨玉环聪慧善辩,帮助李瑄的时候,还不忘夸赞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