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军制改革,御驾亲征(1 / 2)

叶护太子再次求见,得到李瑄的批准。

现李瑄正在政事堂与宰相们商议军政要事。

关于整肃道、佛风气之事,已完成的七七八八。

在这期间,朝廷禁止再造新的寺庙、道观,禁止铸造佛像、道像。

李瑄一视同仁,连国教道教都一并打击。

由于道教是国教,大唐上下的“伪道士”非常多,“女冠”就是其中的一种。

他们白白拿着朝廷的衣赐,贪图享乐。

早已忘了“道经”。

而且佛教、道教劝导平民百姓柔弱,非常不符合李瑄的开拓精神。

这个时代,是李瑄开启的大争之世,百姓要自强自立,能在李瑄一声令下,远涉千万里。

而非求佛问道。

所以除了长安、洛阳的的几个官方道观以外。地方上数以千计的道观已停止衣赐。

按照人头分田地,和僧人一般,自食其力。

以前武则天包庇僧侣,李隆基包庇道士,使僧侣、道士行恶霸之事,土地兼并。

上行下效,催生的风气足以摧毁国家的根基。

是以,经过肃清道、佛以后,国家得以释放“无籍之农”五十六万余户。

共人口二百八十八万余人,分布在天下郡县。

勒令还俗、自愿还俗的道士、僧人超过十一万三千人。

是开元初年打击僧人还俗的十倍。

国家新登记的耕地有三千二百万亩。

朝廷将再次增添一笔庞大税收。

同时,大唐也做了一些人员调动。

趁着更改官制未得开始,李瑄下令范阳太守李泌于今年六月结束任期,任兵部侍郎。

兵部侍郎有两名,除张兴外,原本的岑参被任命为安西大都护,所以空缺下来。

侍郎,才是进而拜宰相的基石。

在范阳的三四年来,李泌内整政务,重安庶民,招抚胡部,使范阳一扫安禄山叛乱带来的颓势,趋于稳定。

在征伐渤海国、黑水靺鞨、室韦的时候,以李泌为首的河北诸地,对粮草辎重的运送起到关键的作用。

李泌除了是个道士,让许多大臣颇有微词,但其他方面,没有什么令人诟病的。

一个纯粹的道士,不食荤腥、不近女色。

历史上的李泌被强迫娶妻生子,处境和鸠摩罗什差不多。

为官之时,李泌更不可能贪污受贿。

在政绩上,没有人能说三道四。

更何况人们都明白李泌在天宝四载的时候就跟随李瑄,为李瑄出谋画策。是李瑄“拨乱反正”的功臣。

李泌离任后,李瑄将范阳长史关播提拔,任新的范阳太守,继续李泌在范阳的政策。

“现在文官九品十八阶,即将颁布。朕认为武将不适合套于文官体系之中。军事为政治的延伸,古往今来,武将霍乱国家,比比皆是。出将入相虽然好听,但带来的祸患,需要天下苍生去承受。我等一定要最大程度去杜绝将来武将干政,也更能体现武将的身份,使大唐将士更为纯粹。”

“兵部的改革只是第一步,天策府的建立为第二步。由兵部进行招兵、训练新兵、发军饷、抚恤等事宜。天策府执行征伐、后勤、兵甲等策令。使军队为国家发展和百姓安定保驾护航。”

“最后一步,则废除武官品级,废除勋。一律采用军衔制,以军衔标榜身份。而军队的构成则更简洁。”

“十人一伍,设伍长;五伍设一队,另有队长、副队长、号手、执旗手等;五队设一营,以营长为首;四营设一团,由团长为首。三到五个团,组成一军,由军长为首。一个都督府由若干军长组成,此为武将官职。”

“除官,还有衔。”

“从低到高,依次分为新兵、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大校、少将军、中将军、上将军、大将军、元帅。有如吐蕃告身一般的装饰佩戴肩上,一目了然。”

“如少尉享正九品官吏待遇……少校享正七品官吏待遇……大校享正五品官吏待遇;少将军享从三品官吏待遇;中将军享从二品官吏待遇;上将军享正二品官吏待遇;大将军享从一品官吏待遇;元帅享正一品官吏待遇……”

已经是乾元四载,李瑄徐徐地向宰相们说起军制改革的最后一步。

早在天宝年间,李瑄任陇右节度使的时候,就有颁布军衔的念想。

吐蕃凭借告身制度,使普通武士一眼就知道吐蕃将领的地位,在军队散乱、分击的时候,听命于告身最高者。

而军衔制度,是吐蕃告身制度的最终升级版。

它明确上下级关系,拥有增强将士责任心和荣誉感、在关键时刻促进指挥和管理的好处。

现在变革一步步完成,除贱为良趋于安稳,时机已然成熟。

明确军制,使士卒心中接受军衔制度,文武分家。

李瑄也没有完全堵住“军功入相”之路。

兵部尚书,是军功入相的机会。

“启奏至尊,新改军制,第一次入衔的将领等级,犹为关键。”

众人看完军衔制度的方案,一阵思索讨论后,尚书左仆射裴遵庆将自己的想法说出。

九品十八阶,重整官制的时候,李瑄就禁止为都督、副都督、都督府长史、将军、郎将、衙将等高低将领划定品级。

那时候,宰相们就知道至尊心中有其他想法。

事实上,武将也很着急。

九品十八阶已经人尽皆知,就差实行。

但九部尚书成为从一品大员,锦衣卫指挥使也成了一品大员。

连侍郎都大跨越变成正二品。

若都督只是正三品,将被文官死死压制。

对以前来说,正三品是绝对的高官厚禄。

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武将若与文官差距过大,心中难免有其他想法。

“朕已有考虑,都督最少授予上将军衔,如南霁云、王难得、段秀实、李朱师、李光弼、郭子仪、李嗣业、车神塞、来瑱九将,授予大将军衔。副都督授予中将军、少将军衔。”

“另,兵部侍郎、兵部尚书等兵部官吏额外授衔,为大将军衔。”

李瑄明白裴遵庆的顾虑。

事实上,在李瑄心中的都督府的都督为少将军、中将军即可。

但考虑到是“从龙之功”,又经过“除贱为良”洗礼。

第一代军衔整体高于今后,为合理之中。

而且有的都督年事已高,如李瑄在陇右时期的老部下张守瑜在今年二月的时候,以身体老迈,向李瑄乞骸骨,准备回洛阳颐养天年。

张守瑜已经六十五岁,戎马一生,不复当年。

但李瑄还是决定让张守瑜干到明年春天,正好到都督府轮换、确定升迁至天策府的时候退休。

而明年,也是天策府正式运转的时候。

“至尊英明,臣等将全力支持至尊更改军制。”

宰相们见至尊对都督们的品秩进行提拔,也将心放下。

总体而言,对都督们升官,享受更好的待遇。

诸军中的普通将士,也会明确等级的提升。

在座的都是深谋远虑的大臣,都看出军衔制度对军队带来的好处。

“启奏至尊,叶护太子已在政事堂外候着。”

就在这时,韦应物向李瑄禀告道。

“诸卿细细研究军制改革,不要散去。朕会见叶护太子后,或有事与诸卿商议。”

李瑄起身向李岘、裴遵庆等吩咐一声,到政事堂的御书房中。

让韦应物将叶护太子带到御书房。

“拜见天可汗,感谢天可汗在百忙之中召见臣。”

叶护太子一入殿就向李瑄俯首拜见。

“免礼,叶护又因何事而来?”

李瑄向叶护太子询问道。

在长安势单力薄的叶护太子,已被他吃得死死的。

“移地健不尊天可汗之令,倒行逆施,臣恳请天可汗能出兵讨伐移地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