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生还1(2 / 2)

味道是从父母的房间传出来的。</P>

苏珊犹豫了一下,决定先去厨房拿把厨刀以防万一。</P>

可她经过客厅的时候却发现大门上的玻璃整块没了。</P>

闯入者不是流浪动物,是人!</P>

“她在那里!”</P>

被人从背后捂住口鼻弄晕前,苏珊抓了一块碎玻璃藏进口袋,还用自己的血在地上写下了数字3。</P>

入室杀人的不是一个人。</P>

接到案件的bAU小组很快通过现场和尸检报告得出这个结论。</P>

首先,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控住两个大人还不引起被绑架的小女孩的注意。</P>

其次,两个大人的死法明显出自两个不同的人。</P>

男主人被一刀割断喉咙,手法精准冷酷,女主人却是一系列锯齿状的浅伤,像是某个新手第一次杀人,割了几次才割到要害。</P>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新手耽搁了点时间,才给了小女孩夺门而逃的机会。</P>

虽然她还是被抓了,但她给他们留下了信息。</P>

数字3,凶手一共有3个人?</P>

“玻璃碎片少了一块,”细心或者说有强迫症的瑞德指出玻璃拼图中缺失的部分,“一定是被那个女孩带走了。”</P>

“聪明的女孩。”摩根提醒大家再搜查一遍现场,以免错过对方留下的其他线索。</P>

“小女孩的卧室在楼下,父母在楼上,如果他们的目标只是绑架小女孩,为什么要大费周章把父母杀了?”瑞德有些不解。</P>

以前做过警察的摩根解释道:“可能是为了杜绝后患。”</P>

一般孩子失踪超过24小时就会被警方认为凶多吉少。</P>

如果没有丢失儿童的父母一直纠缠警察,他们很快就会将注意力转向新的案件。</P>

排除绑架、勒索、寻仇等一系列可能,剩下的答案只有一个,那伙罪犯的目标就是小女孩。</P>

可是为什么?</P>

他们可以在公园诱拐孩子,也可以在路上把孩子抱上车就跑,为什么要选中一家人,杀掉父母再带走小女孩?</P>

不管怎样,只要不是随机作案,而是蓄意为之,那就说明小女孩暂时性命无忧。</P>

“苏珊有癫痫,她身上没有药。”女孩的生父带来了一条糟糕的消息。</P>

引发癫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压力过大。</P>

父母被杀害,自己也被凶手绑架,没有药的苏珊能撑过癫痫发作吗?</P>

可恶。</P>

苏珊本想用小男孩的性命威胁绑架犯夫妻放自己离开,没想到自己先发病了。</P>

“妈妈,帮帮她。”</P>

绑架犯中的女人不知道怎么做,身为一家之主的男人却拿出折叠刀。</P>

“她不是我们要的人,杀了她。”</P>

“我们不杀小女孩。”女人气急转身,“要杀你自己杀。”</P>

可能杀小女孩确实不符合他们的传统,苏珊被连夜丢在了路边。</P>

确定绑架犯开车离开,苏珊才吐掉嘴里的泡沫,用玻璃割断绳子,从裹尸毯里出来。</P>

她迫切需要报警和接受治疗。</P>

现在的问题是——</P>

她应该向谁求助,她可以相信谁?</P>

迷迷糊糊中,苏珊好像看到有人从车上下来。</P>

一个男人,一个女人,还有一个男孩。</P>

“我在公园里见过你。”</P>

男孩扶起苏珊。</P>

“我很中意你,可是我的兄弟捷足先登了。如果你不喜欢他,要不要考虑换个丈夫?”</P>

苏珊被吓醒了。</P>

她必须立刻告诉警察,杀人父母绑架女孩做童养媳的家庭不止一个!</P>

——</P>

苏珊背景出自《犯罪心理》4-13。</P>

《无人生还》是长大后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