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其他人交换着疑虑的目光。那点金钱和武力虽然不多,但也并非毫无作用。但在当今的美国,即便普通公民可购得武器,但售卖的均为合法注册,跟军队装备或国民警卫队相比,天差地远。
若这些人企图搞事,国民警卫队足以轻易解决他们,再大的乱子,一发远程导弹也能瞬间平息。真有气候可言?
相比旁人,科尔森对此更为敏锐。按照希芙的观点,罗蕾莱的想法大概也是如此。她的行为举止似乎依然沿袭着中世纪风格——认为聚集一定数量的军队,配备武器,便能逐城征服整个国度。然而时代已今非昔比。
现代战争,人口规模不再是胜败的决定因素。故此即便事情会有波澜,最终也将在控制之下,无需过度忧虑。
但完全置之不理亦不明智。也许刚开始,罗蕾莱还没领悟现实的处境,可一旦她开始行动,即使仅仅是占领一城,令全城男子为她所用,局面就将不同。
那时的美国很可能沦为国际笑柄,开战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根本无法启用,每个人都知道那些人都是受害者,是人质。他们唯一能采取的方式就是快速精准地执行“斩首行动”。别忘了,美国内华达州藏着的秘密部队及隐蔽的核弹发射井,遍布无垠的沙漠。一旦那些指挥官落入罗蕾莱之手,届时,内华达州独立不再仅停留在口号阶段,可能波及邻近的加州。
百姓无足轻重,真正的威胁是军队和军事基地。
“骆茜的沙漠绿洲”——这是一个酒吧的名字,显见,罗蕾莱对地球了解有限,而受其迷惑的人也无法主动提供情报,否则不会在抢劫之后还在这个沙漠酒吧里招摇过市。
科尔森早已通过远程监控定位到罗蕾莱,确定就是她本人,遂迅速集拢队伍,装备专门用来使行动受限的枪支——他们称这枪为冰冻枪,子弹能使对方行动力骤失。
事情进展比预期顺畅,他们在抵达那座沙漠酒吧时,看到不少人员,简直像个半小镇的男性在此,包括部分治安官,都配备武装。
但能看出这些人并无组织纪律,杂乱无章,有人喝着啤酒狂饮,有人散坐在周边,对远处呼啸而来的一群黑色轿车反应漠然。
然而,当车队停稳,他们露出气势逼人的模样时,酒吧外围的人都站立起来,手持武器,戒备地望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