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少年立志(1 / 2)

“江南水乡,钱塘风月,看来我们这位于少保在少年的时候过的还不错啊。”</P>

“朋友,确实还不错,不过后来到了永乐大帝的年月就不一样了。”</P>

“怎么说?”</P>

“我永乐大帝怎么了?”</P>

“具体嘛也没啥,就是他比较乐衷于消灭北边的异邦人。”</P>

“然后国内的经济就被这位大帝给压榨了,就连自古繁华的苏杭都过的极苦。”</P>

画面中,年轻的小孩于谦快乐读书,似乎无忧无虑。</P>

他喜欢穿着红衣。</P>

他供奉着南宋的最后一根脊梁,文天祥。</P>

“文天祥?”</P>

“于谦崇拜这个人?”</P>

“他是谁啊?”</P>

“谁?南宋的文臣,当时蒙元攻打南宋的时候,都说让他投降。”</P>

“但这位宁死不降,追随南宋而去。”</P>

“而不是像大明的某位大臣一样,也是说要追随大明二人去,结果在投江的时候说水太凉了,没能自杀成功。”</P>

“哈哈,水太凉可还行,这要笑死我!”</P>

少年的于谦其实并没有什么玩耍的时间。</P>

他读书写字,累了就看看文天祥的画像,嘴里默念着。</P>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P>

“在大部分人还在为眼前的几个生字而抓耳挠腮的时候,他似乎就懂的了有关于生死的诗句。</P>

永乐十九年,于谦考取辛丑科进士,从此踏上仕途。</P>

他考取进士的这一天永乐大帝正准备再征战鞑靼。</P>

一路走来看多了民间疾苦的于谦怒而训斥朱棣。</P>

让他收敛好战之心,修养生息于民。</P>

这不畏强权的气势,一瞬间就吸引了这位征战一生的永乐大帝。</P>

他心生爱才之心,但真正成才却还需要打磨。</P>

但自己已经年岁已老。</P>

已经等不及这位才华横溢,不畏强权的才子长成参天大树了。</P>

于是准备留给自己的儿子孙子。</P>

朱棣看着这年轻的于谦训斥道。</P>

“有些时候,打仗不是因为朕想打。”</P>

“我不知道,打仗打的是经济,粮草?”</P>

“我不知道打仗打没了江南很多人的口粮?”</P>

“但江南是大明的臣民,北边也一样是大明的臣民。”</P>

“这一仗我要是不打,那北边的臣民就会是鞑靼铁蹄下的口粮!”</P>

“你这腐儒啊,江南百姓丢的是点粮食,可北边的百姓丢的可是命啊!”</P>

“你啊,去下面好好看看吧,看看这个江山是什么样子,看看大明面对的到底是什么!”</P>

此后朱棣带着这个人深入草原打痛了草原诸部。</P>

也是这一段时间这位于谦的军事战略眼光得到了巨大的提升。</P>

“果然是于少保,这二十多岁就敢正面硬刚永乐大帝。”</P>

“太强大了。”</P>

“要知道这位永乐大帝也是个狠人啊。”</P>

“能从自己的侄子手中把皇位抢过来,能不狠吗?”</P>

“这位可是徐达亲自教出来的女婿,能差了?”</P>

“也的亏是永乐大帝,不然换个人于谦都没有以后的事情了。”</P>

“那是,当着自己的面这样骂自己,那个皇帝能受得了?”</P>

五年后,大明王朝竟然在这短短的数年间走到了第五个皇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