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姑姑是康夫子的夫人,霁初也不好跟着那几个毛小子一起去学堂,单独跟着祝姑姑念过几天。”大老爷宋晟顺着宋霁初的话,说的很谦虚。</P>
“平时都念些什么?”范氏继续问道。</P>
“祝姑姑在教《诗经》,已经教完了《风》,在学《大雅》。”宋霁初其实没说完,祝姑姑教的是《诗经》,宋霁初得空的时候,也会跟着堂兄弟们一起读读书,《论语》也是读过的。</P>
宋霁初此话一出,屋里众人都不说话了,宋霁初紧张极了,是不是自己说错什么了,还是爹娘嫌弃自己读书读的少,给宋家和范家丢人了。</P>
大老爷宋晟不由得扶额,傻囡囡啊,咱能不能别这么实在。</P>
二老爷宋曜夫妇和两个男孩子满是赞许,这个年纪,能读完半本《诗经》实属不易。尤其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大姑娘宋雯华属于那种读一天哄三天的主儿,如今这个年岁,才堪堪读完了《三字经》和《千字文》。范氏已经不抱太大希望了,只是计划着,让宋雯华出阁前,读完《女则》和《女论语》就是了。</P>
大姑娘宋雯华简直是一副要吃人的模样,这才刚进门,就这般炫耀,日后还不得上天啊。</P>
三姑娘宋露繁冷眼瞧着,甚至已经能想到日后宋雯华和宋霁初二人斗法,自己说不定还能顺便捡个漏,就算捡漏不成,日子也会比现在好过些。</P>
四姑娘宋霏霏并不明白这些,读书,不是好事吗?</P>
“读书好,读书能识礼,以后也要好好读,有什么不明白,只管去问两个哥哥。”范氏抑制不住的惊喜,大女儿完全不像自己,一看到书本子就犯困,自己好歹也是有名的才女,还嫁了个进士夫君,自家的孩子要是目不识丁,传出去就真的要笑死人了。大女儿自小身体不好,也是被自己惯坏了,小女儿倒是个不错的。</P>
宋霁初算是松了口气,她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彻底得罪了大姐姐宋雯华。</P>
“母亲身体可还好,大嫂和侄子都还好吧。”二老爷宋曜似乎察觉到了屋内有些微妙的气氛,立即转换了话题。</P>
“母亲身子还硬朗,刚过完年的时候,还非要带着霁初到扬州城去逛逛,一路上都霁初照顾母亲。家里的事情,基本都是你大嫂在管,霁初也帮着管,你大侄子看书就犯困,也不是个读书的料,这次上京,生意上的事,就交给你大侄子看着,也让他历练历练。”大老爷宋晟略带自嘲的说道。</P>
“霁初真是个好孩子,母亲偏疼宋筹,宋筹在家,你大嫂根本管不住,偏偏很听霁初的话,在霁初的管教下,读书比他大哥还长进些。”后面的话,是大老爷宋晟故意说的,虽然也是事实,宋筹天不怕地不大,就算是在大儿子宋筠面前,都死倔,唯独在宋霁初面前,又乖又怂,让他往东,绝不往西,让他打狗,绝不骂鸡。</P>
宋霁初被说的有些不好意思了,宋霁初自然明白,伯父是想让自己的亲爹亲娘都听着,伯父总要离开京城回广陵去,伯父在的时候,就算是装,大家也不会为难自己,伯父一走,如何照看,便全看爹娘了。便趁此机会,能说就多说些,也让爹娘心里有些愧疚感,从小对自己不管不问的,自己非但没有长歪,反倒是一个会孝顺祖母,会帮伯母管家理事,会照拂堂弟的好孩子。</P>
宋霁初感觉鼻子有点发酸,眼角也有些湿润,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只得飞快的眨了眨眼,把泪水憋了回去。</P>
一家人又扯了会儿闲话,便散了,大老爷宋晟和宋霁初一路长途跋涉,是该好好休息休息。大老爷宋晟由二老爷宋曜亲自带着,送去休息,范氏也亲自将宋霁初送到了给她新准备的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