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金銮殿。</P>
“太子殿下,陛下的身体还未康复么?”上官丞相顶着嘴角着急上火的燎泡问。</P>
自江河城的水灾消息传回朝廷,陛下已经三天没有上朝了。</P>
虽然太子殿下将一切都安排的有条有理,赈灾的人也已经上路了,可他好几日见不到陛下,心里难安啊。</P>
最最最最重要的是,叶省心那个不省心的家伙也好几日不上朝。</P>
他很怀疑陛下是不是遭到了她的毒手。</P>
旁边太傅和一干老臣也眼巴巴等着太子回答。</P>
太子忍着焦心,和知晓实情的林公公对视一眼,最后在平清侯的点头下,微笑:</P>
“父皇身体正在恢复,不日便会重新上朝,大人们切莫忧心。”</P>
啊啊啊,他父皇失踪了,为了稳定朝纲和社稷,他这个太子都不能明目张胆的找人。</P>
好气!好焦心!</P>
太傅总觉得这里面不对劲,他试探问:“张良张大人多日未曾上朝,不知殿下可有他的假条?”</P>
太子佯装淡定:“自然是有的,张大人明日便会如期前来朝堂。”</P>
在洪水里和众多百姓一样漂了几天,却无性命之忧的张良终于找到了,正在回京的路上。</P>
等他一回来,多少能打消一些朝臣们的怀疑。</P>
“既然殿下有假条,那不知叶省心叶大人,准备何日再上朝堂?”</P>
太子看着太傅,心中无语,合着老师埋坑是在这里等他呢?</P>
他面不改色:“大人们放心,叶大人病好回来时,定会带着防瞌睡话本(大臣们的秘密书),到时便可同众位继续在朝堂同乐了。”</P>
“咱们欢喜的日子还在后面呢。”</P>
众大臣:……</P>
不是,他们不是这个意思啊。</P>
自认为会被波及的常遵礼戳了戳徐忠手臂,示意他说话。</P>
徐忠躲了过来,老神在在闭着眼。</P>
长玉、叶省心和陛下是同时消失于他们视野的,他知道里面肯定有不少的门道,也确定和先前京兆尹被劫狱的事情有关,但太子还能稳得住。</P>
平清侯也不是着急上火的样子。</P>
他便明白陛下即便有事,有叶省心这个祸害在,也出不了什么大事,便不怎么上心了。</P>
甚至开口帮腔太子:“陛下龙体有损,江河城洪灾虽大,但百姓家禽无一身死,太子殿下已稳住了局面,抓住了逆贼魏浩关,各位便不要去烦心陛下了。”</P>
“陛下龙体的恢复要紧。”</P>
说来也巧,魏浩关是这场水灾里唯一被淹死的人,尸体还是主动漂到了官吏面前。</P>
因为他的事,京兆尹被劫狱的事算是落下帷幕。</P>
徐忠这话让太傅瞧了他一眼。</P>
说来也奇,洪灾中居然无一百姓家禽身亡,这事若说天底下谁能办到,他只能想到叶省心。</P>
正巧民间百姓也将这件事安在了国师和皇家的头上,那生病缺席的叶大人……</P>
罢了罢了,不能深想下去。</P>
太子本就是皇位继承人,还是皇上很看重并且疼爱的继承人,便是太子借机上位,陛下想来除了生一顿闷气,也不会说什么。</P>
他死扒各中因果,反倒不讨喜。</P>
朝中不仅太傅如此想,不少大臣也是同样的想法,因此对于太子给的结果,他们认了下来。</P>
下朝后。</P>
太子留下平清侯,两人换了衣服,骑上快马朝着佛安寺而去。</P>
佛安寺的主持大师是个德高望重的和尚,出生起便极有佛缘,虽生于皇家,是太子的伯父,但三岁便入了佛门。</P>
这世间若说最为神机妙算的人是谁,前三定有这位同善大师。</P>
当初叶省心心声惊朝堂,父皇不是不忌惮,但最后选择接纳,其中便有这位伯父来信的原因。</P>
他让他父皇平心对待这位大周的机缘。</P>
如今父皇和叶省心下落不明,太子将将稳定局势,便来了佛安寺。</P>
他想要从这位伯父口中得到他们二人的下落。</P>
“殿下,住持在后院会客,请随小僧来。”</P>
早就等候在院门口的小僧人合手一礼,前面领路。</P>
太子不意外伯父知晓他们的来意,就是不知道他这位伯父会的客是谁?</P>
——</P>
“大师,您觉得我带哪位神仙的泥像回去会比较好?”</P>
“是这位牵姻缘的月老神,还是这位掌管钱财的财神,文曲星君便不要了,我孙儿考上了状元,无需再参拜文曲星君了,太浪费香烛。”</P>
“正好我回去后将文曲星君的神像从柜子里挪出来,换上月老或财神。”</P>
“您觉得他们二位哪位合适入住我家?”</P>
叶老太太来这里上香拜佛,原计划待三天就回去,结果准备启程那天正巧碰上住持出关。</P>
还看她稍有佛缘,于是叶老太太便留了下来,一直留到了现在。</P>
和住持大师的相处也从开始的惶恐谨慎。</P>
在知晓他并非固有印象中的过于端重神秘,高不可攀后。</P>
便变成了如好友般无话不谈。</P>
比如今日,她便搬来了她属意的两尊神像,准备拿回去祭拜。</P>
对于叶老太太这种将佛像和神像的小身带回家,需要哪尊显灵便将哪尊搬出来上香,用不着便将神像从供桌上搬下来,收柜子里落灰的做派。</P>
同善大师心中无语又无奈,脸上却微笑。</P>
“阿弥陀佛,叶施主家里的柜子若有多余空位,两尊搬回去也不是不可。”</P>
同善大师一袭灰色僧袍,年龄五十,面有长须,脸却不老,气质温和从容。</P>
是个从岁月中走出来的,没多少凡尘烟火气,却多少有点属于凡人喜怒哀乐心的一个老和尚。</P>
得到结果,叶老太太慈祥的脸上拧出两道皱纹:“空位只剩下一个了,不过我倒是也能再打一个柜子。”</P>
“只是要多花十两银子。”</P>
她有些舍不得钱,但既如此,便又道:</P>
“再打出来的柜子空位多,不知大师觉得我再带哪尊神像回去较好?”</P>
同善大师抽了抽嘴角,再一次被这叶老太太对神佛有用就拜,没用就丢的做派惊到。</P>
但还是声音平和给出建议:</P>
“带一位罗汉回去吧,贫僧瞧着施主家中亲人近日有缺钱缺武力的难处,一位武罗汉,再适合不过。”</P>
同善大师这话让叶老太太有些心慌,她有心想问是哪位亲人,但看大师低头,也知他不会说。</P>
又想想这话好像也不是多严重的事,叶老太太便不问了,直接决定:</P>
“大师,佛家十八罗汉个个都有大神通,我那佛堂挤一挤还是可以再放下一个柜子的。”</P>
“那十八罗汉,我便都带回家吧。”</P>
左右不过二十两银子和费点香火的事,她老太太承担得起。</P>
同善大师给话:“……如此,施主欢颜便好。”</P>
心里:你高兴就行,我不多说了。</P>
倏地,听到旁边动静,同善看向了不知在院门口站了多久的,目瞪口呆的太子和平清侯。</P>
他开口:“二位来了?”</P>
太子和平清侯走过来,叶老太太体贴地起身离开。</P>
“方才听住持所言,想来住持应该也知晓了我来此的目的,还请住持指点迷津。”</P>
太子抱拳,躬身一礼。</P>
“皇上和叶大人在哪,贫僧确实知晓。”</P>
在太子亮起的眼神中,同善继续:“但贫僧不能说。”</P>
“为何?”太子和平清侯同时出口。</P>
同善看着太子:“因为陛下只有体会百姓疾苦,才可真正成为一位流芳万世的明君。”</P>
“这一劫,对陛下,对大周,都是机缘。”</P>
“陛下过了这一劫便会回来,两位尽可放心。”</P>
太子和平清侯对视一眼,他问:“父皇不在朝堂,大臣们那里,时间久了,我不好交代。”</P>
同善点点头:“时间确实有点久。”</P>
太子急了:“那我们可以知晓父皇身在何处,但不插手父皇的劫难么?”</P>
“这个,就要看那位失忆的叶大人愿不愿意让你们看到了。”</P>
“伯父,您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失忆?”太子问。</P>
同善大师没接话,转头接过了小僧人手里的,他早就准备好的包袱。</P>
“走吧,我陪你一起回去,陛下不在的这段时间,我同你一起上朝。”</P>
不然后面的事,这小子按不住。</P>
太子惊愕,也没再说什么,安排了马车带着这位伯父回皇宫。</P>
路上,同善同平清侯道:“令千金能力不凡,事如今比起在外寻找陛下,不如安心于当地救灾,如此方可全力护下一城百姓。”</P>
平清侯是个通透的,同善大师如此说,必然是江河城出了什么隐患需要安乐解决,故而颔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