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三月。
芯片断供的第二个月。
魔都某芯片研究所里,几双眼睛正紧张地盯着屏幕,期待着测试结果的输出。
经过了两年多的试验,徐轩、韩璐璐、薛琦三人组,与徐轩的师兄林鹤等人合作的光电芯片项目,终于迎来了最后的测试。
光子芯片的设计原理其实不算什么黑科技,对于该技术的研究早在1980年代就已经开始。
光在通信中的应用更是已经普及,譬如几乎每个夏国人家里都会有的网络信号连接线“光纤”就是利用光在玻璃管里的全反射来传递信号的通讯器材。
光子芯片的最小单元是光晶体管,这也是制作光子芯片最重要的技术突破点。
光晶体管的作用原理与电子芯片中的电晶体管没什么区别。
电晶体管是通过控制通过电流的通与断来表达逻辑运算的1或0,光晶体管则是通过控制输出光源的明或暗来表达逻辑运算的1或0。
理想中的光晶体管是用全光控制的器件,但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徐轩等人还是明智地选择了z模式的光晶体管,也就是用光驱动用电控制的电光混合器件。
这种器件的全称叫做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简称马曾器。
制作合格的马曾器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制作性能足够好且工艺足够简单,能够量产的马曾器。
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制作材料。
这种材料要能够在通电情况下改变折射率,如此才能调节输入输出的光信号,实现光子计算。
此外,由于现阶段的大多数设备都是使用电子信号计算,而且光也存在一些特性上的制约,比如器件间的可级联性、光的非线性问题等等,导致光子计算也有自身的固有缺陷。因此将光子和电子芯片结合在一起,用光电混合异构的方式制造下一代芯片才是可行性最高的方案。
也就是说,徐轩等人搞的光子芯片,严格来说应该叫做光电混合芯片,简称光电芯片。
这就使得这种光电芯片的制作材料最好能有足够好的光电转换效率,否则在光子计算完成进行信号输出时,还需要额外的光电信号调制器,可能导致延迟过高。
陆老板提供给徐轩的那种特殊材料,被他命名为鸿光l1的材料,就完美符合了这些特性。
因此,这群年轻人在实验室里搞出第一块光电混合芯片耗时并不长,只用了六个月的时间。
随后这21个月里,众人的工作都是在升级这款芯片,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以及最关键的,解决量产问题。
唯有实现量产,这款光电芯片才有切实的应用价值!
眼下,就是他们经过不知多少轮改进后,用量产方法制作的第一批光电芯片在进行测试!
“结果出来了!”韩璐璐突然叫道。
林鹤作为众人中最年长、年龄高达32岁的师兄,相对更沉稳些,捏紧拳头沉声念出了试验结果。
“稳定性优秀,输出效率优秀,延迟合格!”
“并联计算效率比现有电子芯片提高了……311倍!”
下一瞬,实验室里的众人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