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学士拱手说道:</P>
“微臣认为姜寅确实是不可多得的才子,但是其文风过于平淡,所作文章,修辞技巧很好,却缺少深刻的思想内涵,臣以为这不该是名满洛都的才子该有的水准,故而刚才....失礼了。”</P>
旁边的曾大学士闻言,冷哼一声:</P>
“王大学士,学子寒窗苦读十余载,对圣贤的笔墨进行学习模仿,这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你平日里就喜欢捣鼓新意,不能别人与你不同,你就要贬低打压。”</P>
听到这话,王大学士脸色铁青:</P>
“首先不说这姜寅出身国公府,从小锦衣玉食,哪里是寒窗苦读?再是我只是提出我自己的想法,何来打压贬低,你休要信口开河!”</P>
底下的官员瞧着上面的两位大学士又吵了起来,无奈摇摇头,平日里早朝吵吵就算了,今日殿试还如此。</P>
“够了!”</P>
皇上一开口,二人一下就噤了声。</P>
“今日结束不就能知道那姜寅如何了,何必在这里吵,给底下那些即将成为同僚的年轻人看笑话!”</P>
“是”</P>
“是”</P>
总算安静了,底下的姜寅并不知道两位大学士因他吵了起来,正在斟词酌句下笔。</P>
另一边的林深,下笔却快速利落,渐渐引得上面的人关注,几乎没有过多的思考停顿,</P>
行文似乎从落笔开始就没有停,同场上其他斟词酌句才下笔的学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
一些官员也纷纷看了过来,交头接耳。</P>
皇上也注意到了,问道:</P>
“那位学子是何人?朕看他除了添墨,笔都未曾停下过。”</P>
曾大学士顺着视线看了过去,脸上迷茫,呢喃道:</P>
“怎么这么眼熟......”</P>
王大学士却开口了:</P>
“回皇上,那位是林家二公子,林深。”</P>
“林家....可是林世儒的小儿子?” 皇上有些讷讷道。</P>
曾大学士身子一顿,这个名字许久不曾在朝堂上提及了,王学士应道:</P>
“是,这次会试第十名。”</P>
皇上点点头,有些遗憾道:“比之其父亲和大哥,这个成绩倒是差了些。”</P>
“微臣看过林深的卷子,行文十分流畅,思想深度得当,若不是遗漏了些许内容,想来会试前三名应当可以。”</P>
“哦?”</P>
皇上若有所思地看着林深,不再发话。</P>
待时间一到,所有人都停下了笔,殿上的每人都可以看到考卷。</P>
其中两张卷被官员轮番传递,一张修辞造句十分得体,几乎没有错处,一张行文思路流畅,思想颇有见地,但反响却是极端两面的。</P>
大家看到后都议论纷纷,有人脸色极差,有人却面露喜色,皇上拿到卷子的时候,被其中一张卷的内容吸引住了:</P>
“......夜不闭户,阡陌交通,百姓熙攘,安居乐业,男女共学,共商,共政,乾坤男女,共论稠缪,国家谓之强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