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家和你爸商量一下吧”</P>
“妈,我们去专科医院吧,这里不是专业做这个的,专科医院比较专业”</P>
汪成功仔细询问过医生,医生根据自己经验认定汪母的瘤子是恶性的,牵扯到后续化疗等一系列问题,医生建议去专科医院。</P>
“你大舅妈当初长瘤子在这个医院动的手术,恢复的特别好,十几年了都没事”</P>
汪母口中的大舅妈,十几年前得了乳腺癌,幸亏发现的早,就是在这家医院动的手术。</P>
动完手术后一直到现在也没复发。听母亲话里的意思,汪成玉猜想,母亲是想在这个医院动手术。</P>
“我们先回家再商量”</P>
没人反驳母亲的话,住院也要先回家收拾东西。</P>
三人坐上哥哥的二手车,一路沉默。</P>
汪成玉娘家在河东区最边缘的海棠乡镇里的曲水村,和东面的县城仅有一河之隔。</P>
从医院出发到家,开车也要半小时。</P>
到家后,汪父和两个妹妹都在,早已做好午饭等着他们,嫂子在厂里干活还没回来。</P>
汪家人口多,汪父汪母生养了四个孩子,汪成功排行老大,今年三十七岁,已婚,妻子田静是隔壁县城的,两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十一岁,小儿子八岁。</P>
汪成玉排行老二,今年三十五岁,婆家在隔壁乡镇凤鸣乡的黑土村,现住在河东区的还建房里。</P>
同样是两个儿子,大儿子春天刚过完生日十二岁,刚开始上初一,小儿子九岁,因为生日小,到年底满十周岁,晚上一年学,秋天升的四年级。</P>
汪成青排行老三,嫁到了市里兰山区,婆家有自己的小生意,一个儿子一个闺女,儿子十三岁,闺女十二岁</P>
汪成华排行老四,嫁到了兰陵区,同样两个儿子,大儿子七岁,小儿子三岁。</P>
在那个物资匮乏又计划生育的年代,汪父汪母能生育四个孩子并养大成人可是很不容易。</P>
有不熟识的人得知他们家是四个孩子时,都以为最小的那个是男孩,却没想到,他们家最大的那个是男孩。</P>
汪成玉也曾问及母亲,这么累为什么要生这么多孩子。</P>
母亲直言“你爸是独生子,受了很多儿子多的人家欺负,想再生个男孩给你哥做伴,想着两兄弟以后能互相帮衬点,不再像你爸这样被人欺负”</P>
汪母没再生到给汪成功做伴的儿子,到是家里又多了两个给汪成玉做伴的女孩。</P>
家里孩子多,汪父又老实懦弱,汪成玉印象中很少见到父亲,父亲常年在城里打工,家里的里里外外全靠汪母一人操持。</P>
母亲的病大约是累的,汪成玉这样想。</P>
汪家很穷,汪父年轻时和别人合伙做生意,被人坑骗了,背了很大一笔债务。</P>
家里光是还债和养大四个孩子已经是竭尽了全力。</P>
汪成功结婚时是在城里租的房,去年不知怎么想的,拖家带口回村开始办厂创业。</P>
回村后就和汪父汪母同住在一个只有三间瓦房,一间厨房的房子里。</P>
三代人吃住在一起,三间瓦房显然不够用,自那以后汪母整天念叨着要攒钱给汪成功盖房子,给汪成功盖房子几乎成了母亲的心病。</P>
随着汪成功一家四口回村居住,加上那段时间汪成玉爷爷身体不好卧床不起。</P>
汪母要操持一家老小,整天像个陀螺一样没有一点空隙,逼仄拥挤的瓦房,里里外外的活计让汪母操劳到极致。</P>
盖房子便成了她的执念,后来汪成玉爷爷病逝,汪母更是迫切的想要盖房子。</P>
今年汪成功的厂子开始有了起色,汪母又开始计划次年春天开始建房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