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训练过程中,杜易得注重培养官兵们的战斗意志和团队精神。他深知,一支优秀的骑兵队伍,不仅要有过硬的军事技能,更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为了给骑兵团提供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杜易得经过仔细的考察和研究,决定将骑兵团的驻地安排在平顺县下面的几个隐蔽的村子里。
他将骑兵团分散在三个村子当中,这样既可以避免过于集中而引起敌人的注意,又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和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
在这几个村子里,官兵们与当地的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百姓们常常为骑兵团送来自己做的干粮和水,那关切的眼神和朴实的笑容,让官兵们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而骑兵团也以实际行动保卫着百姓的安全和利益,他们在村子周围巡逻,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土地。
在未来的战斗中,无论是战车团还是骑兵团,都将成为独立旅的重要力量。他们将在陈振华等领导的指挥下,为抗击日寇、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而奋勇拼搏,书写属于他们的壮丽篇章。
在骑兵及骑兵团的建设方面,杜易得的感受可谓是深刻至极。他那坚定的目光中,透露出对未来骑兵团发展的无限信心和决心。他深知,要将现有的 600 人骑兵队伍打造成一支强大的战斗力量,绝非易事,但他的内心从未有过一丝动摇。
他在心中默默立下誓言,经过三个月的不懈努力,一定要让这支队伍脱胎换骨,成为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精锐之师。他的信念如同燃烧的烈火,炽热而坚定,仿佛能照亮前方所有的艰难险阻。
杜易得亲自参与新兵的训练,每天清晨,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在训练场上。他身板挺直,目光如炬,注视着每一个新兵的动作。当新兵们上马时,他会亲自检查马鞍的稳固性,手把手地教导新兵如何正确地踩蹬、抓缰。
“腰杆挺直,目光向前,要与战马融为一体!”杜易得大声地喊着,声音洪亮而有力。他亲自示范骑马的姿势,动作流畅而标准,让新兵们心生敬佩。
在训练冲锋时,杜易得更是毫不含糊。他站在队伍前方,挥舞着旗帜,“听我口令,全速冲锋!”他的声音仿佛有魔力一般,激励着新兵们勇往直前。
一旦有新兵在冲锋中出现偏差或者犹豫,他会立刻叫停,严肃地指出问题,“战场上,一丝犹豫就可能丢了性命,重来!”
不仅如此,杜易得还幸运地得到了陈振华的大力支持和授权。陈振华赋予他组建一个真正达到标准编制的骑兵团的重任,人数要求不低于 1400 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杜易得深知,补充新鲜血液是关键。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新兵团以及骑兵营新兵营。他精心策划,从那一批批充满朝气和潜力的新兵当中,严格筛选出适合骑兵队伍的优秀人才。
在特殊专业团的建设领域,特战团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存在。其规模在众多团队中独占鳌头。在李战龙等人的不懈努力和精心扩充下,特战团的人数已经达到了约 1500 人左右。
特战团之所以能有如此显着的发展,得益于其一直以来在整个独立旅中所占据的优先发展地位。
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星,吸引着众多新老兵的目光。每当新兵入伍,他们首先要经历的就是特战团那严格而精准的筛选。只有那些具备出色素质和潜力的特战人员,才有机会踏入特战团的大门。
而这一次,特战团的实力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要归功于 129 师以及 386 旅为其补充的大量红四军、红四方面军的经验丰富的老兵。这些老兵的加入,不仅带来了丰富的战斗经验,更传承了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
在特战团的日常训练中,李战龙和政委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他们深知,作为全旅的模范团、标准团,特战团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因此,他们每日都不辞辛劳地督促着全团官兵进行艰苦卓绝的磨练。
训练场上,烈日炎炎,汗水湿透了战士们的衣衫,但他们的动作依然整齐划一,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李战龙和曾川流政委,以及欧志福参谋长穿梭在队伍中,亲自指导每一个动作,纠正每一个细节。他们的声音因不断的呼喊而变得沙哑,但他们的激情却从未减退。
在李战龙和曾川流政委,以及欧志福参谋长的心中,特战团的荣誉高于一切。他们明白,自己所带领的团队,是其他六个团以及新兵团学习的榜样和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