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之时,为了掩人耳目,两人特意装扮了一番。此时的他们,看起来就像是普通的农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只有这样的身份,才能够较为顺利地进入藁城县城,而不引起敌人的怀疑。
当他们来到城门口时,眼前的景象令人心生厌恶。只见薛芝山的队伍正在门口设卡,对每一位过往的行人强行征收进城的费用。费用的标准参差不齐,多的要一银元,少的也得一法币。
就在这时,陈振华表现得极为沉着冷静。他没有选择莽撞地直接闯入,而是不慌不忙地从口袋中掏出了一枚大洋,递给了那守卫在城门口的汉奸土匪。
抬眼望去,那名收钱的土匪长得膘肥体壮,满脸横肉,而他身旁的其他人则是尖嘴猴腮,一副贼眉鼠眼的模样,活脱脱就是一群为非作歹的土匪和汉奸。
看到这样的情景,陈振华的心中愈发笃定,那薛芝山毫无疑问是暗中投靠了小鬼子和伪军。有了这样明确的判断,他便不再对自己的猜测有任何的疑虑。
顺利进入藁城县城之后,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幅萧条的景象。街道上的人群稀稀拉拉,虽说此时已经是上午九点多钟,但往来的行人却寥寥无几。
即便偶尔能看到几个身影,也是脚步匆匆,神色慌张。就连那些摆在路边的地摊小贩,也只是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眼睛不停地四处张望,匆匆忙忙地做完一笔笔生意,仿佛随时准备收拾东西逃离。
陈振华和徐虎两人沿着街道,仔仔细细地将整个藁城县城走了一遍。他们用心观察着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用的细节,努力确定着长寿车站的具体情况以及伪军的部署安排。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整个侦察过程中,他们始终没有看到薛芝山的身影出现。看来,要获取更准确和全面的情报,还需要范子夏提前在藁城内安排好埋伏,以便更好地掌握敌人的动向。
在走访的过程中,他们深切地感受到城内弥漫着一股异常压抑的气氛。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数紧闭着大门,仿佛在躲避着什么可怕的灾难。
偶尔有几家勉强开着的,店内也是冷冷清清,门可罗雀。百姓们的脸上,写满了恐惧和无奈,对路过的陌生人充满了警惕和防备。
陈振华和徐虎小心翼翼地避开伪军的巡逻队,每走一步都格外谨慎。他们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
他们注意到,那些伪军们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对待百姓的态度极其恶劣。稍有不满,便会大声呵斥,甚至毫不留情地动手打人。
在经过一处街角时,他们无意间听到了两个伪军的对话。
“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天天提心吊胆的。”一个身材瘦小的伪军抱怨道。
“哼,别发牢骚了,跟着薛芝山,抱紧小鬼子的大腿,有吃有喝就行。”另一个满脸横肉的伪军满不在乎地回应。
陈振华和徐虎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眼神中都看到了坚定的决心。他们深知,必须尽快消灭这股为虎作伥的敌人,还百姓一个安宁的生活。
他们继续在城中小心翼翼地探查着,留意着每一个可能有用的线索。每经过一条小巷,每路过一个拐角,他们都仔细观察,希望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情报。
此时,陈振华的目光不经意间被一处售卖粮食的摊位所吸引。那卖粮的小伙身材精壮,肌肉紧实,太阳穴高高鼓起,双臂粗壮有力,一看便是个练家子。
陈振华心中不禁暗自思忖:在这鱼龙混杂的藁城县内,能有这般身手还能安稳卖粮的人,定非寻常之辈。
带着几分好奇与试探,陈振华走上前去,礼貌地问道:“兄弟,你这粮食怎么卖?”
那卖粮人抬头,目光在陈振华身上快速扫过,眼神中瞬间闪过一丝警觉,随后压低声音说道:
“老兄,这小米是我家自己产的,每十斤一个大洋。”说罢,他还不停地左顾右盼,似乎在提防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