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总督已拿下徐州,难道不应考虑河北之地吗?</P>
既然您与我家主公皆为当世豪杰,何不各守一方,待日后南北分立,再决雌雄,岂非佳话?</P>
夏侯惇一脸茫然,虽然读过信,却仿佛没理解其中含义。相反,曹操自看过信后,一路上笑容不断,口中时不时冒出一句\"张知汉,我记住了\",\"真是个妙人\",\"懂我的,不止郭嘉\"...</P>
而在渡口处,人声鼎沸,马嘶声此起彼伏。张铭伸个懒腰,慵懒起身,看着满脸笑意的刘备,嘴角也勾起了微笑。</P>
粗略估算,此战收获上千匹良驹,看来刘备也该抓紧组建自己的白马精兵了。此刻,刘备正与同样兴奋的关羽、张飞围坐,畅谈着什么。</P>
\"军师来了!\"有人通报,刘备连忙转身,果真看见手持羽扇,头戴纶巾的张铭,面带微笑,缓缓走近。</P>
\"知汉!\"</P>
\"子龙!\"</P>
\"知汉,辛苦你了!\"</P>
刘备情绪激动,一时之间言语有些凌乱。</P>
张铭明白了刘备的意思,他没想到自己口中的老友,竟然是赵云赵子龙!而且显然,他们刚才的交谈中,赵云也必定提到了与他的相遇。</P>
说起来,这是张铭穿越后所策划的所有事件里,耗时最长的一项。他深知,历史上刘备再次遇见赵云,是在徐州失陷、投靠袁绍后,在邺城偶然碰见的。但如果按照他的布局,刘备再到邺城,可能已经是攻打河北之时,那时赵云又会为谁效力呢?</P>
如此英勇的将领,也是张铭前世最为钟爱的武将,他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去年整整一年,张铭都驻守在邺城。在他的努力和父亲旧友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赵云。</P>
两个都希望辅佐刘备的人聚在一起,很快达成了共识。在赵云的帮助下,他们集结了一支白马义从,随后众人在刘备自立徐州之前,从邺城南下。途经伏牛山时,裴元绍被他们白马吸引,试图抢夺。这次,多亏了张铭在场,才救了裴元绍一命。裴元绍和周仓的加入,也促成了这个计划。</P>
袁术新亡,南下淮水,然后沿淮水西行,路途相对畅通,比直接进入汝南郡更为安全。同时,淮南多森林,有利于计策的实施。至于制造万马奔腾的假象,灵感来源于当年长坂坡张飞用马尾绑树枝的方法。</P>
总之,这次的计策,张铭筹备已久,就算荀攸、郭嘉这样的顶级谋士在场,他也自信能让曹操上当。</P>
“恭喜主公,此次不只得到了赵将军这员猛将,还有上千匹战马!”刘备接着说道,“到了汝南,有了足够的士兵,我们就能组建骑兵了。等周仓送完信回来,我们就出发。”</P>
简单介绍完后续安排后,刘备又有些忧虑:“知汉,你说曹操看到那封信后,真的会退兵吗?他毕竟知道了我们的计划。”</P>
张铭坚定地点点头:“主公放心,一切都在掌控之中。”</P>
刘备看到张铭的坚定,眼神也变得坚定。不久,周仓回来了。又过了一阵,探马回报,曹操已经撤军,大军往下游邳而去。众人都对张铭投以更加敬仰的目光。</P>
“军师,你太厉害了!”张飞兴奋地说道,“这场仗打得痛快,一想到曹操那逃跑时惊恐的模样,我就觉得畅快!以后你说打谁,我二话不说。”</P>
张飞的话代表了大家的心声。张铭微微一笑,轻轻摇动羽扇,没有居功自傲,反而赞扬了大家:刘备的领导力,关羽、张飞的勇猛,孙乾、糜竺的后勤支持。在一片赞美声中,刘备终于想起正事,急忙问道:“对了知汉,之前你提到的兵员,是从哪里来的呢?”</P>
张飞性急,立刻附和:“对啊,军师,难道你会变魔术,能变出士兵来?”</P>
如今事态明朗,张铭也不再隐藏。</P>
“没错,就是撒豆成兵!”张飞那双又大又圆的眼睛瞪得更大,仿佛能吞下一枚鸡蛋。</P>
张铭神秘一笑,道:“主公,我们的目标是汝水边的汝阴城。”</P>
“而我所说的数万精兵,其实只是固始一带残留的黄巾军。”</P>
“汝南郡目前最大的两股黄巾势力,分别是刘辟和龚都,他们各自拥有超过一万的精锐部队。”</P>
此言一出,众人都眼前一亮,似乎看到了希望。</P>
关羽点头捋须,赞同道:“原来如此,这两支黄巾军确实称得上精锐。”</P>
张铭轻笑,这还用说?那些至今未被彻底消灭的黄巾军,加上背后袁绍的支持,怎能不厉害?</P>
张飞更是急不可耐,喊道:“军师,这次一定要让我当先锋!”</P>
“黄巾贼,看我张爷爷如何收拾你们!”</P>
然而,张铭却挥动羽扇,打断了他的话。</P>
“翼德,有时候,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策。”</P>
“只要主公一封书信,刘辟、龚都二人便会率军归降,何需大动干戈?”</P>
众人面面相觑,一封书信就能召集数万精兵,这简直像是天方夜谭。</P>
张铭摇头,显然,他们还未意识到刘备仁义的魅力有多么强大!</P>
“主公素以仁义闻名,黄巾军中亦有其威名。”</P>
“像我和子龙南下,遇到的老裴和老周,都是听说我们要投奔主公,才追随而来。”</P>
“我也是从与老裴、老周的交谈中得知,刘辟、龚都二人对主公心仪已久。”</P>
“所以,主公何不试一试?”</P>
“试一试?”刘备眼中闪烁着惊讶,他没想到自己竟有这种影响力。</P>
然而,听完张铭的分析,孙乾、简雍、糜竺等人心中更加确信,他们正是被刘备的仁德所吸引,甘愿追随他,即使屡战屡败,也从未离开。</P>
张铭微微一笑,他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为他知道历史上刘备投靠袁绍后,曾被派到汝南,进行地下工作,刘辟、龚都就是在那时追随刘备,甚至在刘备脱离袁绍后,他们依然忠心耿耿,直至付出生命。</P>
不过,有了他这次的介入,两人的命运将有所不同。</P>
“对了,主公。”</P>
“既然要写信,不妨多写一封,送给袁绍吧。”</P>
刘备一愣,怎么又扯到袁绍?他的脑袋开始转不过弯来。</P>
张铭附耳低语,刘备的神情由困惑变为惊讶,最后满是欣喜。</P>
“好,听你的,知汉,我现在就去写信!”</P>
很快,两封信分别写好,一封是给刘辟、龚都,另一封则是给袁绍。</P>
信已写好,使者的选择也同样关键。</P>
在张铭的安排下,简雍负责送信给刘辟、龚都,孙乾则负责给袁绍送信。他们皆被誉为“举止优雅,善于言辞”。</P>
换言之,这两个人都非常慷慨大方,口才出众,都是那种能受到他人尊敬的人物,是难得的外交人才。</P>
在整个东汉末期,实际上简雍和孙乾代表刘备出使各路诸侯时,成功率相当高。</P>
当然,这得益于刘备的仁德声誉,但简雍和孙乾自身的外交才能也是不容忽视的。</P>
因此,张铭有意将他们俩重点培养在外交领域。</P>
其中,孙乾出身更显赫,是大儒郑玄的得意门生,出使诸侯的机会更多,而简雍则更多地出使军中。</P>
然而,孙乾暂时没有出使任务,张铭计划在攻下宛城之后,再派他去袁绍那里传信。</P>
……</P>
转眼间,时间来到建安四年八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