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您的仁爱(1 / 2)

张明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太史慈的心弦。</P>

此刻,正好看到陈武与孙尚香陪着太史慈的妻子和儿子走来。</P>

陈武投效己方、孙尚香是他的姬妾,且周瑜归附荆州,这一系列变动让太史慈震惊之余,他看向妻子和儿子,深深一拜:“离别这么多年,我对二叔也很想念。”</P>

“承蒙叔父不弃,慈愿屈服于您的仁爱,况且那两匹珍爱的宝马,应该仍在军师和翼德兄家中留存着,不是吗?”</P>

“是时候考虑回归了。”</P>

最后,太史慈选择向刘备投诚。</P>

张明大喜,伸手扶起太史慈,面带微笑道:“子义尽管放心,这两匹宝马仅是个开始而已。”</P>

“此事刻不容缓,让我们即刻启程返回襄阳吧。”</P>

尽管对张明的话语满心疑惑,但太史慈深知当前不宜多问。</P>

与周瑜报告完王兴勇的事件后,一行人登上了战船,在柴桑水域迅速消失。</P>

周瑜比朱然稍早向孙权汇报了太史慈投奔荆州的情况,对于此事,孙权除了一通责备要加强水域监控,别无他法。</P>

因为他清楚,曹刘之间的亲密合作关系,特别是有了曹操女儿嫁给刘明这一纽带后,交易战马和三才酒不再是秘密。</P>

若是寒冬腊月也就罢了,如今正值温暖季节,刘备侵犯江东的可能性增大,而在柴桑守备人选中,周瑜是他唯一的信任之人。</P>

此刻,在襄阳州牧官邸里,刘备听到刘仁提起张明已有数日未露面,心急如焚。</P>

抵达张明府第,刘备被告知张明已经不在襄阳,而是在前往柴桑。</P>

这一消息让刘备瞬间陷入困惑和恐慌,他害怕若是张明出事,未来局势将会如何。</P>

这个片刻,刘备几乎想哭诉。</P>

“月英,你可知道汉儿……”刘明看着丈夫几乎晕倒,急忙取出张明先前寄来的信,递给他。</P>

“大人勿忧,相公留下了口信。”黄月英道:“相公说此事本由父亲全权委办,需以确保无虞为首要目标。”</P>

“相公强调仅凭小娘子不足以说服周瑜投降,非亲至不能确保成功。”</P>

听见月英提及这些,刘备的记忆渐渐恢复。</P>

但他从未料想到,张明被交付全权后却自行前往柴桑。</P>

“也许需要给知汉多分配些事务。”刘备回想张明平时的工作大多由庞统和邓芝处理,自己的属下去处甚少,不禁后悔当初为何没多给予些职责。</P>

读着张明在信中的详述和原因,刘备略感安心,苦笑:“真是瞒天过海之策,知汉这机智,连我都没想到,江东那些人更是无从预测了。”</P>

此时,张明府中家仆急匆匆赶来:</P>

“州牧大人,夫人,主人已经回府了!”</P>

在襄阳城门外的港埠,张明的战船刚刚泊岸。</P>

船头,与太史慈站在一起的张明遥望着繁忙的襄阳码头,感叹:“不看犹疑,这襄阳的繁华程度不亚于吴县。”</P>

“只论码头的繁荣景象,襄阳甚至超越了吴县。</P>

那些运送物资的方式都是以前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P>

听了这些,张明轻轻浅笑:“这只是些基础设施,子义还没有去城外目睹。</P>

春季来临,我想子义会获得更多领悟。”</P>

太史慈所述的是基于踏板水车原理的一种新型货物传输系统。</P>

实际上,这种创新在改善了交通运输效率的同时,也显示了襄阳这座城市的科技水平。</P>

在荆州,任何经过改良的器械都会演变成简化的民间设施,这就是张明反复强调并由黄月英统筹推动的生产力升级现象。</P>

如今的荆州已经开始显现成效。</P>

交谈之际,忽然船舷旁的守卫惊呼:“主公到了!”</P>

“嗯?”</P>

张明和太史慈向那边望去,发现远处有一支队伍迅速赶来,围着一位熟悉的身影,非他人,正是刘备!</P>

“皇叔竟亲临荆州?”</P>

太史慈颇为意外,随后转向身边的张明。</P>

他清楚,关于自己归降的事情,张明没有提前透露,只遣人送信回家了。</P>

那么,刘备前来的原因昭然若揭。</P>

此刻,张明心怀感动,而太史慈则想着如刘备这样的主君,只怕唯有以死相效才不辱使命。</P>

不久,战斗舰船抵达岸边,刘备早已在此守候,看到张明下来,他立即迎了上去。</P>

张明原本要自责一番,刘备却直接拉住了他。</P>

“平安归来说什么功绩?”</P>

刘备轻描淡写的话语带过了一切,张明确信当初选择他为领主的决定无比明智。</P>

点头后,张明主动让路,并指向身后。”主公请看,又有何人到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