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安南粮仓,宿命之战!(1 / 2)

面对张笑尘的提议,朱祁钰不置可否。</P>

“当然,这些事情以后再说,这个番薯你们国家还有吗?朕有意与你们国家通商,届时开辟一条商道,收购你们国家的番薯以及粮食,还请张大人到时候去和你们国主说一声。”</P>

听到朱祁钰的话,他有些意兴阑珊,但是最后听到开辟商道,他顿时又来了精神,虽然他们挝国向大明称臣,但是却没有一条和大明互相通商的道路。</P>

而得到大明皇帝的亲口所说,可以说他这次出使是不辱使命。</P>

不是每个外族都像瓦剌那么硬气,敢于和明朝硬碰硬,最起码东南亚这些小国家是不能的。</P>

至于弃边一事,当时朱瞻基在位的时候,安南一地多有叛乱,要去剿灭的话,因为那里有热带雨林,想要剿灭对明朝来说属于出力不讨好的事情。</P>

因此在权衡之下,朱瞻基做出了个不违背祖宗的决定,我是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啊,但是我主动放弃就不算割地。</P>

(这个是一种说法,明朝弃边一事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就是发生在朱瞻基的时代,倒不是说弃边不对,而是因为当时的情况对于安南来说确实属于吃力不讨好,只能弃边)</P>

“陛下想要与我国通商自然是我国之福,只是这件事情我还需要回去和国主说一声,不过问题应该不大,国主会愿意的。”</P>

“嗯,张大人就多多享用一下,朕还有要事,就不多陪你了,成敬啊,你好好招待一下张大人,朕就先走了。”</P>

守候在旁的成敬连忙称是。</P>

通过接待挝国的使臣,朱祁钰顿觉明朗,东南亚必须打下来,至于那些雨林,在朱祁钰看来,现在环境污染不大,一把火给他烧个精光!</P>

不是有热带雨林给你们作掩护吗?</P>

那就把雨林给变没了,这件事情可能有伤天和,但是打通了去东南亚的道路。</P>

一统那片富庶的土地才是一劳永逸。</P>

一年三熟啊,在当时的年代里面,哪个地方有这么好?根本找不到!</P>

到时候把东南亚变成自己的粮仓岂不是美滋滋?</P>

而有了东南亚的粮仓做保底,自己也可以打富裕的仗了。</P>

这些都需要从长计议,眼下最关键的事情还是宁夏瓦剌一事。</P>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P>

这句诗不光说的是战争时代书信来往的宝贵,情报同样如此,朱祁钰看着书桌之上的一份份奏章,大部分都是关于瓦剌那边的战事。</P>

只能说情况相当不乐观!</P>

石亨已经出了蜀地,五万骑兵却又水土不服,一部分人感染上了风寒。</P>

让朱祁钰有些焦急不已,好在也有好消息就是宁夏卫那边在对抗瓦剌的过程中各有胜负,挽救了很多村庄。</P>

在宁夏那边,也先收到了花花不脱和阿剌的书信。</P>

他顿时觉得怀中的美女不香了。</P>

“混账东西,忽尔多这个家伙果然两面三刀,让他看着花花不脱和阿剌,不计代价的去攻下镇海关,居然被石亨一下子给赶回了草原!”</P>

他的心情非常不好,因为没有得到石亨带领军队去扫荡草原的消息!</P>

他们也是学过的,大汉战神霍去病,大明数征蒙古的朱棣都给了他们蒙古宝贵的失败经验。</P>

面对大明铁了心思的剿灭,他们只需要避而不战,就能够将大明的将士拖死在草原之上。</P>

谁知道大明却不按照套路出牌,打赢了居然不追击。</P>

这可让他发了愁,这样一来,大明就会集中兵力来对待自己。</P>

他当即改变了策略。</P>

金积城这天瓦剌的军队士气如虹。</P>

连日来他们四处劫掠,虽然有讨厌的宁夏卫打扰他们的进度,但是总得来说他们损失不大。</P>

除了翻越宁夏山脉中死了一些人马,军队的建制对比起当初邓艾渡阴平可是强了不少!</P>

也先下定了决心,这一次,不成功便成仁!</P>

只要攻进了蜀地,到时候大明的半壁江山就是他们瓦剌的了。</P>

到时候两面夹击形成合围之势,纵然明朝再厉害,那富庶的江南只要自己不断骚扰,到时候大明的国力绝对会日益消退。</P>

宋朝最终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不就是因为半壁江山被夺,最后虽然偏安一方。</P>

也难免不了被日益蚕食。</P>

他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在这段时间里竟然消沉了不少。</P>

当即猛地发现,这样下去绝对是不行的。</P>

“酒色竟然让我如此消沉,从明日起,戒酒!全军拔营开拔!”</P>

在他的号令下,瓦剌接近十万的骑兵全数开拨。</P>

浩浩荡荡,掀起一片尘土。</P>

当然了,他放弃金积城也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城中死伤了许多人,如果再走的话,那么长此以往。</P>

必然会发生瘟疫。</P>

与他们来的时候不同的是,他们翻越过宁夏山脉风尘仆仆,每个人心中都是带着迷茫的。</P>

喜宁虽然给画了个饼,但实际上却没有吃到这个饼,画的再好,也抵不住自己吃了一口。</P>

如今他们斗志昂扬,因为他们吃到了这个饼,确实不错。</P>

而且最关键的是那宁夏卫的守将和边军明明知道自己的大本营就在金积城。</P>

却不敢来围剿自己,这就是有力的说明,虽然附近村庄大部分都十去九空,没有给自己留什么东西,但是自家军师喜宁说了,这招叫做坚壁清野。</P>

代表着明军害怕自己在这里扎根发芽,因此让附近的村庄都撤离,让这十万大军坐吃山空!</P>

听着喜宁说的有鼻子有眼,什么阳谋阴谋的,也先也深以为然。</P>

“儿郎们!大汗那边已经弃我等而去,他们背信弃义,而我,你们太师,才是带领咱们元蒙走向辉煌的那个!明军的计策属实歹毒,但是咱们有十万大军,你们怕不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