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解决(2 / 2)

蒙恬觉得嬴欢的功法实在高妙,连他自己都想学上几招。</P>

\"这功法只适合没有根基的人练,若有根基再去练,怕是没什么效果了。\"</P>

蒙恬听后点头表示理解。</P>

\"不知太子殿下手中可有适合末将的功法?\"</P>

嬴欢无奈摇头,有的话早拿出来了,何必待蒙恬询问?</P>

\"本太子手中的秘籍和功法数量有限,若真有适合将军的,早就拿出来。毕竟将军实力增强,对本太子也有好处。\"</P>

蒙恬明白地点了点头,没有丝毫失望,只感到嬴欢处处为他考虑,心中感动不已。</P>

\"本太子会再仔细挑选,日后若有适合将军修炼的功法,必定赠送给你。\"</P>

---</P>

请君入瓮</P>

早朝结束后,嬴欢召蒙恬至太子府。蒙恬一脸困惑。</P>

\"太子殿下召臣前来,有何贵干?\"对方脸上微露笑意。</P>

\"如今民间流传起秦国的功法之事,百姓羡慕不已,你觉得六国遗民会有何反应?\"</P>

蒙恬闻此,神色陡然紧张。</P>

\"那些六国遗民定会迫不及待获取这些功法以增强自身,最终图谋攻打我们。\"言毕,他暗暗握紧拳头,绝不能让六国遗民得逞。</P>

\"你说得对,这正是本太子最担忧之事,故召将军来商议如何应对这些六国遗民。\"</P>

\"他们必然已盯上功法,甚至可能用它吸引秦国百姓为其所用。\"</P>

蒙恬紧攥双拳,认为这些六国遗民死不足惜,不该存留至今。</P>

\"那么,太子殿下可有对策?\"</P>

嬴欢点头,既然召蒙恬来,自是胸有成竹。他们欲求秦国功法,便用一招请君入瓮。</P>

\"不过,秦国百姓纵然渴望功法,也不至于加入六国遗民的阵营吧。\"嬴欢笑道。</P>

\"假如你梦寐以求的功法被他人展示,还说只要加入就能修炼,你会不会犹豫?\"对方思索片刻,连忙摇头,表示绝不会犹豫,毕竟未知其为六国遗民。</P>

\"我想,他们也会这么想。\"</P>

众人闻言,认真点头。</P>

嬴欢决定利用这次功法机会,将六国遗民一网打尽。</P>

\"唯有彻底引出这些遗民并一举消灭,否则他们会一直潜伏在秦国百姓之中。\"</P>

蒙恬深表赞同。</P>

\"若以功法为饵,会不会出现问题?万一有人取走功法,后果不堪设想。\"嬴欢笑道,怎会让真功法落入他人之手?</P>

\"难道我们没有伪造的功法吗?\"蒙恬恍然大悟。</P>

\"太子殿下,您真是太聪明了。\"</P>

嬴欢与蒙恬随即商议于府中设伏的细节与位置。</P>

\"众人皆知这功法在我手中,但我该如何引他们入院呢?\"蒙恬提出了多种方案。</P>

其中一项建议被嬴欢采纳。</P>

即故意向常驻最大酒馆与戏楼的某人透露功法位置,消息必会不胫而走。</P>

即便六国遗民意识到可能是陷阱,也会派人来查探,因为他们无法抗拒诱惑。</P>

蒙恬等人着手布设陷阱。</P>

尽管不确定敌人何时到来,但据嬴欢掌握的信息,他们定会迫不及待寻找功法。</P>

六只等待天命的羊羔</P>

月光明亮星星稀少,周遭一片寂静。</P>

嬴欢和蒙恬窝在一所屋内,灯火已灭,两人默默无语。他们潜伏于暗处,静候那些六国遗民前来窃取秘籍,以便一网打尽。</P>

他们确信,那些人必定会现身,只是不知何时。眼下唯有耐心等待。“这儿就是太子府了吧!真够气派的!”</P>

此刻,一群黑衣、黑帽、面罩黑巾的身影出现在太子府大门前,正是那些欲窃秘籍的六国遗民。</P>

同样也是即将落入陷阱的羊羔。</P>

“一二三”嘘,小声点,别让人察觉了。”</P>

有人闻言连忙低声提醒,毕竟此行目的为窃秘籍,不可太过张扬。虽是夜晚,但太子府周围或许有巡逻士兵,须得小心翼翼。其他遗民闻言点头,深感赞同,遂寻一矮墙,翻越而入太子府。</P>

六国遗民在太子府内悄然行动,只可惜府邸庞大,他们只得步步深入。</P>

“这儿是不是太过安静了?偌大个太子府,连个守夜人都没有?”</P>

众人闻此亦觉异样,静得有些蹊跷,毕竟这里是秦国王室之地,按理说该有几分排场。一行人至此,竟未见一个仆从,委实令人诧异。</P>

他们在行进间寻找书房位置,六国遗民认为那书房极可能是秘籍所在。“来了!”</P>

蒙恬隐身黑暗,借着月色窥见几个黑衣人鬼鬼祟祟潜入院内,兴奋地向太子汇报情况。他暗自赞叹,太子果然料事如神,非凡人所能及。</P>

此时,蒙恬对太子殿下敬仰之情犹如江河之水连绵不绝,实在钦佩之至。</P>

“现在行动吗?”</P>

蒙恬激动问道。</P>

“再等等。”</P>

嬴欢不慌不忙,暗中观察着全局。</P>

此刻那些六国遗民仅露出冰山一角,尚未全员步入陷阱,且未知敌人确切数目,不宜轻举妄动。</P>

那些遗民浑然不觉即将面临的危险,个个急匆匆前行,寻找太子府的书房。</P>

“杀!”</P>

待那些人全数落网,嬴欢迅速领兵冲出房门,展开杀戮。</P>

同时,遵照太子殿下命令,隐藏的侍卫及高手如潮水般涌出,向院中之人发动攻击。“啊!”</P>

面对此景,六国遗民无不惊恐万状,他们未曾料到太子府设下埋伏。“逃!”</P>

面对重重包围,他们实难招架,最佳选择唯有逃跑。</P>

砰!</P>

哐当!</P>

轰!</P>

---</P>

六只待宰的羊羔</P>

双方激战,瞬时院内烽烟四起。</P>

嬴欢自然不会放任他们逃脱,这一切是他精心布下的局,为这些六国遗民准备的大礼。然而,这些人根本不是太子殿下对手,在这形势之下,他们毫无还手之力,转瞬间便被悉数消灭。“真是畅快!”</P>

望着院中被彻底清除的六国遗民,蒙恬内心畅快无比,不过区区十分钟便圆满解决了问题。“好了,既已清除了六国遗民,本太子要去歇息了。”</P>

“你们善后吧。”</P>

言罢,嬴欢打了个哈欠,舒展筋骨,迈向屋内。</P>

次日,此事已传遍街头巷尾。</P>

“什么?全被杀了?”</P>

“这么说,我们的兄弟们都中了那奸诈太子的计谋,可恶!”</P>

“看来我们不能再鲁莽行事,太子府必然已知晓我们意图盗取秘籍之事,防范严密,还需另寻他法。”</P>

“可怜那些兄弟啊。”</P>

等候一夜,众人皆未归,今日闻此噩耗,六国残存者悲痛万分,对太子府更是愤恨,议论纷纷。</P>

显然,此事还需另谋良策。</P>

朝堂之内,同样一片哗然。</P>

“朕闻六国遗民昨日有所动作,可有此事?”</P>

嬴政眉头紧皱,语气异常严肃。</P>

“微臣得闻,是在太子府发现六国遗民行迹,真假未明。”赵高一听此事,连忙趋炎附势道。他对这些人心怀极大厌恶。</P>

此事他只略知一二,但若能借此直接关联太子与六国遗民,倒不失为一良机,他深知嬴政心思。</P>

然要实现此事,还需一个完美的借口。“竟有此事?”</P>

“宣太子觐见!”</P>

难道太子与六国遗民有所勾连?他们又在策划什么?思及此处,嬴政震怒。</P>

---</P>

朝堂审问</P>

目睹嬴政盛怒之态,群臣纷纷跪倒,低首垂目,心中各自盘算。</P>

首先,与赵高交好的那派大臣,自是暗喜此事发生,巴不得尽快坐实罪名,将赢欢打入大牢。</P>

另一方,与赢欢亲近的大臣则暗自祈祷,期盼赢欢与此事无关,赵高只是在恶意抹黑赢欢…</P>

“皇上,微臣以为那些六国残党的祸害实在太大,他们做的坏事一桩接一桩,简直是罪大恶极,天理难容,说都说不完啊!”这时,一个站在赵高那边的大臣跳出来讲道,“如果太子殿下真的和六国残党有瓜葛,皇上可不能因为私人感情就手下留情,得按大秦国法严办啊!”</P>

“孙爱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P>

“太子殿下一向品德高尚,自打咱们大秦成立起,他就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各位大臣心里都有数!”另一个大臣站出来,直接反驳刚才的说法,“怎么可能像你说的那样,和六国余孽有什么关系呢?”</P>

“哎呀,知人知面不知心啊,画皮画虎难画骨!”孙大臣继续讲道,“丁大人,得小心,人心隔肚皮啊!”</P>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