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带来一个消息(修改,4000字)(1 / 2)

与此同时,时秀和陈莉也在不遗余力地给江苗灌迷魂汤。</P>

“你不喜欢长庚?”</P>

“没啊。”</P>

陈长庚宽肩窄腰,长得又好看,人也体贴,除了不会说甜言蜜语,几乎无可挑剔,她怎么可能不喜欢?</P>

“既然喜欢,你就主动点,早点把那事办了。”</P>

又是催生的,江苗赶紧转移话题:“地里生菜长得不错,再有三四天就可以采摘了。”</P>

炊事班的天天盯着那些菜,已经迫不及待了。</P>

采摘第一批生菜那天,陆武安正好开办公务。</P>

炊事班用生菜做了一顿生菜宴,蒜蓉炒生菜,凉拌生菜,生菜夹烤肉,烤到金光酥脆的五花肉用生菜一夹,一口下去,能把人香迷糊。</P>

要知道,从前岛上种不出粮食和蔬菜,他们的食材全靠外面供应,粮食还好说,送一批过来,就能吃一个月,蔬菜就不行,送上来没几天就不再新鲜。</P>

所以团里战士大多只有月初那两三天能吃上新鲜蔬菜,</P>

如今能吃上这口美味,大家心里对江苗真是感恩戴德。</P>

江苗种菜,还把菜种得这么好,彻底改变了团里吃蔬菜难的问题。</P>

他们再也不用完全依靠外面的接济,自己种出来的蔬菜吃着方便,也更加新鲜,所有的菜叶子都是炊事班战士起大早摘来的。</P>

菜叶水嫩嫩的,相当新鲜。</P>

陆武安连吃几片:“你们吃得这么好?”</P>

江苗种菜独有技巧,即便是同样的种子,在她指点下种出来的就会比其他人种的长得更好,吃着口感也会很棒。</P>

生菜叶子脆生生带着丝丝甜味。</P>

李利国相当自豪:“这是我们团自己种的。”</P>

“种地的就是……”</P>

“我知道,是长庚媳妇。”陆武安打断李利国。</P>

“你知道?”这下轮到李利国惊讶了,他还没向上面反应啊,上次陆武安来的时候,他们也还没有开始耕种,他居然知道?难道江州日报那期相关文章已经传到永安市了?</P>

永安市在北方,是北方的大都市,陈家和陆家原本都在那边,要不是因为那事,陈长庚也该留在那里。</P>

“你们自己接受的采访,不记得了?”陆武安觉得很奇怪,尤其陈长庚那表情看着怪凝重的。</P>

“这是好事,为这,师部还打算派人来你们这学习调研嘞。”</P>

“什么?”</P>

“真打算来调研?”李利国皱紧眉头。</P>

“这还能有假?”陆武安疑惑地看着他俩。</P>

“你们俩一个团长,一个营长应该清楚啊,有这种地的本事,多少边防岸防的战士都能填饱肚子,再往长远一点说,大家全把地种好,全国人民也就不用饿肚子了。”</P>

话是这么说,问题是他们那些稻苗究竟能结多少稻米还尚未可知,这时候把种地的事闹得人尽皆知,只会给江苗平添压力。</P>

被太多人关注,很多时候也不是好事。</P>

但事已至此,说别的都没有。</P>

只能全力支持江苗,把这个消息告诉她,让她有个心理准备。</P>

吃过饭,陆武安和陈长庚闲聊。</P>

“我这趟来除了办公务,就是为了告诉你们这个好消息。”</P>

“师长眼光是不错,你这媳妇娶得可以。”陆武安看过外头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回来就赞不绝口。</P>

陈长庚回屋开始就一直在摆弄一张纸,陆武安抢过来一看,是电路分布图。</P>

“你要转业当电工?”</P>

陈长庚冷冷看他一眼,几个交手,轻而易举将纸抢回来。</P>

陆武安揉了揉被弄得生疼的手臂:“一张电路图,这么宝贝?”</P>

陈长庚没理他,他准备这张图,是打算研究一下线路,给家里再安个风扇,天气越来越热,江苗每晚还要手动给糖糖扇风,那样孩子是能睡好了,可是江苗就太辛苦了。</P>

“听说你为了媳妇,找李团长要了台电视机?”陆武安半调侃地看陈长庚,“去年你还告诉我,你答应结婚只是为了完成你爷爷和人家的约定,让师长他们放心,说什么只是搭伙过日子。”</P>

“嘶……我看现在,你真是动真格的了。”</P>

陆武安居然也这样说?</P>

陈长庚拿笔的动作一顿,眼前浮现出江苗的笑脸,这一次,他没否认。</P>

以陈长庚的性格,不否认就等于默认。</P>

陆武安咂舌,陈长庚从那件事中走出来,投入新的感情,他替他高兴,可同时,也替自己妹妹遗憾。</P>

“行啊,这趟回去,我告诉文琪,让她彻底死心,专心备考吧。”</P>

“高考的消息下来了?”这是关系多少人命运的大事,陈长庚也很关注这些事情。</P>

“还没,但八九不离十,快的话,估计今年就能开考,现在省城,市里,但凡有资格的都在备考。”说到高考,陆武安又想到江苗,“我看你媳妇挺聪明的,你没想过让她学习学习,也去考个大学?”</P>

江苗哪里都好,就是没啥文化。</P>

一个乡野村姑,说实话,的确是有点配不上陈长庚的。</P>

“潍州岛这边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你俩在这边倒是不显,但你也清楚,你不可能一直在这里的,总要回永安,到了那边,你想想咱们身边的,哪个没念过几年书?我就怕她去了被人瞧不起。”</P>

“市里不比村里,她只会种地是不够的,那里的人也不会因为她地种的好,就高看她一眼,你要是不想让她回城后处处拘谨,不适应,就尽量早做打算。”</P>

瞧不起?</P>

那也只有他们家江苗瞧不起别人的份。</P>

外人也许不知道,但他却清楚,江苗压根不是什么没文化的人,恰恰相反,她很可能读过不少书。</P>

上回周勤礼来军营那天,江苗未说口的话,他心里多少也有点猜测。</P>

一直没问,是觉得这事很奇怪,江苗的背调他看过,江家成分很简单,祖祖辈辈都是地道的农民,到江苗老太爷那一辈,一大家子混得更惨,直接成了贫农,后来她爷爷和父亲不懈努力,才勉强攒了些家底,但是一大家子,的确压根没有文化人。</P>

而江苗本人确实没念过几年书,上了三年小学,就因家里没钱而辍学,按说她不应该会读书看报,甚至还能写文章的。</P>

陈长庚心里有些疑影。</P>

陆武安这个提议恰好给他提供了一个试探的契机。</P>

陆武安在岛上留了一天一夜,当晚就在陈长庚家里吃。</P>

得知他要来做客,江苗很热情地做了一大桌子饭菜,全当感谢他上次送份子钱之情。</P>

第二天去送陆武安的路上,俩人又聊起高考的最新消息,陆武安反复说以后念书上大学是必然趋势。</P>

陈长庚趁机看江苗,佯装无意地试探:“今年要恢复高考,你也念过几年书吧?要不要参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