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搞笑的崇祯,给汉奸洪承畴设九坛祭奠(1 / 2)

时间回到不久前。</P>

松山大营。</P>

洪承畴曾欲拔剑自刎,以报崇祯知遇之恩。</P>

但因‘剑不利’,只好作罢。</P>

被建奴生擒。</P>

其实,洪承畴早有意动。</P>

只是爱惜羽毛,所以一时没有答应劝降。</P>

多尔衮事多。</P>

得肃清残敌,再全力围攻锦州,且心忧大玉儿的安危,还想再尽量分些兵去救盛京。</P>

光这些,就占用了他的全部精力。</P>

更何况劝降汉人本就不是他擅长的事。</P>

干脆让多铎押着洪承畴去往盛京,直接献俘。</P>

让皇太极去劝降。</P>

就这样。</P>

多铎又率着一千铁骑,大清早就追着皇太极去了。</P>

他的屁股后面,很快,又有一万多的铁骑拔营起程。</P>

不久。</P>

看着大凌河。</P>

洪承畴一时晃神,惆怅万分。</P>

没想到,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去往建奴的盛京。</P>

投了。</P>

自己真的投了。</P>

在未来。</P>

自己会被史书记载为贰臣吗?</P>

会被骂作千古不义之洪贼吗?</P>

洪承畴悲伤的时候。</P>

多铎却是接到了前线皇太极亲卫的急报。</P>

得知了盛京城落,明军极强,可能需要再加援军,才能确保万无一失的消息。</P>

多铎惊恐万分。</P>

偷偷安排人往多尔衮那送信,生怕被洪承畴看出不对来。</P>

然后便是带着自己的人马,加速往辽河而去,急着与皇太极汇合护驾。</P>

............</P>

另一边。</P>

北京,紫禁城!</P>

在崇祯勤勉开会,召集大臣,商讨到底从哪调兵,各种想办法解决松锦之围困局的时候。</P>

大明的八百里加急也是到来。</P>

松山城破!</P>

洪承畴自刎!</P>

“松山城破,洪督师身死殉国?”</P>

得到消息,崇祯立即就是瘫坐于龙椅之上,面如死灰。</P>

这个消息,如共工怒触不周山,让他整个人的天都塌了。</P>

崇祯一直很重视洪承畴。</P>

洪承畴向来能打能干,也不负他的期望。</P>

他进一步视其为肱骨,中兴之大臣。</P>

眼里几乎只有洪承畴,什么卢象升,孙传庭,在他面前都不如洪承畴重要。</P>

是他最器重,抱有最大希望的臣子!</P>

所以。</P>

听闻松山被破。</P>

崇祯都没考虑过洪承畴会降。</P>

根本没有想过,他这一朝最大的忠臣,会降给建奴!</P>

只以为,其身死殉国了。</P>

当即,他就想到了开天坛,给洪承畴祭奠九坛,以告洪承畴在天之灵,以彰洪承畴之忠!</P>

浑然忘记了。</P>

当初卢象升如此壮烈的殉国,自己却什么都没给一个。</P>

还怨言其愚笨。</P>

“陛下!”</P>

陈新甲听见这个消息,也是感觉天塌了一般。</P>

松山之兵,那可是大明最后的精锐了!</P>

这绝对是大明的不周山倒了的级别!</P>

可是。</P>

再怎么难,问题也必须要解决啊!</P>

陈新甲脑子转动,飞快思考,进言崇祯。</P>

“松山已破,建奴下一步便是锦州,锦州孤城,如今恐已到了人相食的地步,被破也是情理之中,预料之内,到时,我大明将彻底丧失辽西走廊的掌控权!而山海关将是大明最后一道屏障!”</P>

“倘若再被建奴趁机破掉山海关,那将可直通京师,我们无险可守,无兵可挡,彼时,万岁危也!大明恐将亡国!”</P>

这一语。</P>

顿时把崇祯惊的从悲伤变得恐惧,回过神来!</P>

“陈爱卿,陈爱卿,这可如何是好?快快教朕解此危机!”</P>

他急忙向陈新甲求问。</P>

“当今之计,还请陛下速速下旨,全力巩固山海关!”</P>

“陛下不可再议松山大败之责,将王朴下大狱,将吴三桂问罪。而是要嘉奖抚慰山海关总兵吴三桂,让他收聚松锦残兵,同时借调潼关兵力,增援山海关。”</P>

“最后,臣建议南巡!”</P>

陈新甲贪与不贪也好。</P>

但在能力上,还是没的说。</P>

比后来的周延儒等强上百倍。</P>

这条条,不说救国,也可让大明苟延残喘更久。</P>

不过。</P>

这是崇祯。</P>

对吴三桂那条,崇祯还算赞同。</P>

但后面几条。</P>

崇祯表示头疼。</P>

“拆东墙补西墙,那潼关之外的流寇怎办?”</P>

“至于南巡........”</P>

崇祯沉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