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把崇祯的后宫全端了!(1 / 2)

“踏马的东西真不知道你在甩什么锅?简直在废话连篇,本是要看你打的而不是听你废话呀。”</P>

“就每当我想给你多点尊重的时候,你便开口说话”</P>

“不知所谓,以后不要再在我面前说侮辱我智慧的东西。”</P>

“谁让你用计用一半的?还半途而废?抄作业都不会还怪得了别人?”</P>

“本来想学做于谦非要朕学做高澄?”</P>

“那朕便问你一问,陛下何故造反?”</P>

崇祯被打傻了。</P>

连纪尘重复的理由用了两遍都忘记了反驳。</P>

不过反驳也没有意义。</P>

纪尘现在也没找理由了。</P>

“嘿嘿。”</P>

几轮殴帝拳打完。</P>

对可笑的崇祯的第一轮审判,算是落下了帷幕。</P>

纪尘心情舒爽到身体都不自觉放松。</P>

老早就想暴打这个傻缺了。</P>

想着再揍下去,怕是得把崇祯揍死</P>

“你甩锅,说大明朝堂没一个忠臣。都是等着改朝换代讨好新主子的贰臣?诸臣误你?都负你?都害你?”</P>

“哈哈哈,卢象升也是害你,孙传庭也是害你,史可法也是害你,所有真心帮你的都是害你。只有真心坑你的是你的大忠臣。”</P>

“呵呵那就给你看看,到底是谁负谁吧!”</P>

崇祯在自挂东南枝之前,曾爆骂:朕非亡国之君,尔等群臣皆为亡国之臣。</P>

说实话。</P>

纪尘就很少听过这样刚愎自用的甩锅狂言。</P>

他对明末历史是熟知的。</P>

因为明末是个典型。</P>

以史为鉴,他必须得仔细研究。</P>

史料记载。</P>

崇祯自挂东南枝后,殉葬的可不止一个大太监王承恩。</P>

在崇祯君王死社稷之后。</P>

宫中周皇后带头上吊之下。</P>

太监,宫女也上吊上千人。</P>

除了宫中之人。</P>

还有不少臣子要么自身自缢殉国,要么举家全部悬挂横梁殉国。</P>

光是京师,就绅生生员七百多家,三四千口人集体上吊。</P>

其中,官居户部尚书的倪元璐,衣冠拜阙,挥笔写下:“南都尚可为。死,吾分也,勿以衣衾敛。暴我尸,聊志吾痛。”遂南向坐,取帛自缢而死</P>

然后便是向南而坐,取帛自缢而死!</P>

还有范景文,作为东阁大学士,留下遗书:身为大臣,不能够在战场建功立业,死有余恨。</P>

之后便是投井。</P>

巩永固、刘文炳、卫时春,数十家皇亲国戚集体自尽。</P>

地方官员之间,亦有数千,留下名讳者便有几百。</P>

史书都评价为:上下五千年,改朝换代多次,如这般大规模殉国殉节者,真不多见。</P>

这么多忠义之士,其中也不乏有能力者,英杰何其之多!</P>

但这都被崇祯完了国。</P>

妥妥的废物皇帝!</P>

绝对的全责!</P>

孙传庭、卢象升的例子暂且不论。</P>

再举个例子吧,后来的隆武帝朱聿键,现在的唐王,在女真第三次入关时,毅然决然自率护军千人从南阳北上勤王!</P>

结果呢?</P>

被崇祯勒令滚回去!</P>

最后危机解决,崇祯便是大怒,将朱聿键废为庶人,囚禁进了凤阳大牢,日夜用墩锁法折磨......</P>

纯粹的忠臣,都要被搞,所以能不亡国吗?</P>

还忠于崇祯的。</P>

那纯粹是被狭隘忠君思想洗脑了。</P>

纪尘曾感慨,为他们不值。</P>

怜惜他们跟随于这样一个废物,一身才华埋没。</P>

看见他们颓坐在椅子上泣不成声,这个画面永生难忘。</P>

那一刻他在想,如果他能成为明末一名诸侯,一定要赢下所有!</P>

护住这些人!让他们有施展才华的机会。</P>

如今,一切就在眼前。</P>

重铸华夏荣光,我辈义不容辞!</P>

纪尘眼中闪过璀璨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