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挑眉看了看她,“说吧,你想怎么辩驳?”</P>
“母亲,上次见你时发现你似乎有头风固疾,发作起来是否疼痛难忍,有耳鸣目眩、恶心的症状?”</P>
长公主面露惊诧之色,连连点头。</P>
叶清歌又说:“母亲,黄菊具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之效,白芷芳香,能通九窍,辛夷可解表疏风通鼻窍,三者入药,装于枕芯,枕以头下,对头痛、眩晕、失眠亦有良效,再配以针灸治疗,虽不能除其根本,但或可缓解大半,安枕入睡。”</P>
“当真?”</P>
太后眼眸里忽而一亮,似乎对叶清歌的说辞莫名的来了些兴致。</P>
“是的,太后。”</P>
叶清歌缓缓抬起头,瞟了瞟太后,施了厚重妆粉的太后面色隐约有些红赤,不似长公主,平日里薄妆淡粉的,观其面色很容易察觉出来,这难道太后也患有头风......</P>
太后挪了挪身子,揉了揉眉心,看向她,眸子中仍带着几分犀利。</P>
“采花这事就算了,那府中的丫鬟婆子们,差事安排得混乱不堪,竟还敢在你婆母的院子里就闹了起来,当这是什么地方,成何体统,至我皇室和侯府的颜面何在?你倒是说一说,这又是怎么一回事?”</P>
叶清歌面露委屈之色:“ 太后息怒,这确实是孙媳考虑不周了,清歌初入侯府,对府中的人和事一概不知,原本想要加深了解各位管事嬷嬷的能力,才好任人唯贤 ,不至于埋没了她们的才能,所以才做了如此安排,又恐打理不好府中事物,所以才设了建言堂,只是,误打误撞也收到了好些鉴言。”</P>
“何种鉴言?”</P>
叶清歌看了眼门外放着的木箱。</P>
太后这才收起了厉色,“起来吧,把那箱子抬过来我瞧瞧。”</P>
几个婆子嬷嬷把箱子抬到太后跟前,打开把里边的信一一拿了出来,太后拿在手里,一封一封的瞧着,面色越来越难看,如暴雨来临前的天空,乌云密布,雷霆即下,把那些信摔在她们面前,声音洪亮,中气十足。</P>
“去,把侯府里的管事和嬷嬷们全部叫来!”</P>
几人连忙退了下去。</P>
不一会功夫,屋里跪满了黑压压的一片,四个外院管事,七个内院管事婆子跪在前边,后面是一些年轻的掌事丫鬟们。</P>
太后身边的老嬷嬷拿着几封信说道:“ 张嬷嬷、李嬷嬷、钱嬷嬷、崔嬷嬷,上前来!”</P>
几人立马跪到了太后跟前,在太后的威势下逼得全身颤抖着。</P>
“把你们主子让你做的事一一交代出来,或可饶你们一条小命!”太后怒不可遏的说着。</P>
沉默了片刻。</P>
“张大人让我看着长公主的一举一动,和侯爷的病情。”</P>
“ 崔大人让我盯着侯府的一举一动。”</P>
“张贵妃让我在侯爷吃食里下慢性毒药......”</P>
话音未落,太后就把手里的茶盏朝她们砸了过去,“这些个混账羔子,是当我老太婆死了吗,就敢这样欺负他们母子,带下去处置了,连同那些犯了事的丫鬟婆子和在这院里闹事的一并处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