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往事(1 / 2)

清云启 云淡淡 1211 字 7个月前

“多谢.....!”叶清歌看着她的背影低喃道,此刻她是真心实意的想感激她。</P>

杏儿快步走了进来,看见叶清歌一脸晦暗,神情恍惚的瘫坐在椅子上,忙上前摇醒她。</P>

“姑娘,你怎么了,崔玥把你怎么了?”</P>

她陡然站起身就要往外走,把几人吓了一跳。</P>

恍然道:“快,快去把凌亦和裴云叫来。”</P>

“姑娘,您先坐下歇息,婢子这就去唤他上来,”丹琴过来扶她坐下。</P>

叶清歌定了定心神,崔玥说的对,父亲和夫君晚一刻知道便会多一分危险,至于爹爹谎报军情之事还有待考证,不可妄下结论。</P>

“杏儿,备一些笔墨纸砚来。”</P>

杏儿应声而去。</P>

叶清歌站了起来,无法控制住自己的双腿在屋里踱来踱去,此时的她心乱如麻,迫切的想知道十年前到底发生了何事,让那事成了谢长云乃至侯府的禁忌,无人敢提,可眼下还在上京的,唯一有可能知道实情的人便是与谢长云形影不离的凌亦。</P>

见他进来。</P>

“凌亦,你可知道十年前谢家军惨案到底怎么回事?你务必要告诉我实情,此事事关重大。”</P>

凌亦明显一愣,事关重大吗?</P>

他没想到叶清歌让他来竟是问这件事,这事侯爷是不愿再提的,可她毕竟是侯府的当家主母,侯爷又如此看中她,犹豫片刻还是决定告诉她。</P>

“那一年,番国新君继位后不甘长期臣服于安国,便时不时挑衅安国,气焰嚣张,意图挑起战乱,圣上便派了老侯爷和谢二将军领兵北伐,到北境时,番国大军已直指禹城,安国国还君御驾亲征,老侯爷决定冒险一试兵分两路,老侯爷一路镇守禹城,谢二将军一路向西北,绕道至敌军身后埋伏,待敌人撤军时前后夹击,给于致命打击。”</P>

“本来这个计划虽然冒险,但也是可行的,安国国君继位不久,就想很快建立君威,频频与安国叫嚣,但也没想过要与安国鱼死网破两败俱伤,目的达到便会退兵,届时只要找准时机前后夹击,便可大获全胜。”</P>

“可后来又为何会惨败至此?”叶清歌不禁好奇道。</P>

凌亦咬牙切齿怒道:“那是因为军中出了叛徒和细作,若不是他们,谢家军也不至于全军覆没。”</P>

“谢二将军奉命领兵朝西北方向而去,老侯爷的军令本是牵制敌军避开主力,避其锋芒伺机而动……怎奈有人买通了斥候假传军令让谢二将军乘胜追击,击败敌军主力。”</P>

“他按军令执行,大败番国大军之后乘胜追击了,至使番军溃不成军往番国边境逃窜。”</P>

“少年将军本就年轻气盛,而前面追击的又是番国新君,将士们谁人不想活捉他立功,穷追了三天三夜,一路十都分顺利,便放松了警惕……”</P>

凌亦面色铁青,手紧握着拳,整个人都有些颤抖。</P>

“可行之隆城时,挡在大军面前的不是番军而是一排排盖着黑布的匣子,可当时的士兵们早已杀红了眼,怎会因为几个不知所谓的黑匣子便调转回头,一个个上前劈开…..瞬间飞腾起了数百只的白鸽,那鸽子不是普通的白鸽而是信鸽,纷纷飞往番国士兵逃窜的方向,远在百里之外都能看的清清楚楚……”</P>

“此时的谢二将军才知道中了敌人的埋伏,悔之晚矣。”</P>

“猝不及防之下,被身后密密麻麻的番国骑兵瞬间包围了,待老侯爷援军赶到之时,早已溃不成军,老侯爷身先士卒奋勇抵抗,怎奈寡不敌众,率领大军突出重围时身中数箭被长矛穿膛而亡,还被敌军取下首级悬挂于禹城城墙之上…..”</P>

叶清歌不知不觉早已泪流满面。</P>

她为那十万大军而心痛,为他们身后的万千父母妻儿,为梨落的父母而心痛,心疼远在千里之外的谢长云。</P>

难怪,他临别前犹如交代后事一般,恐怕是抱了必死的决心而去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