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爷孙勤政(1 / 2)

勤政殿。

苏绥正在批阅奏书。

本来,今日该是大孙来勤政学习之日……

但他竟托辞突破在即!

若是真突破,那自己这做爷爷的,心中只会高兴。

但那混球突破了两个月,还没突破!

批完一道奏书,苏绥叹了口气。

他又岂能不知大孙的心思,平日最烦的就是枯坐在这勤政殿。

也知,大孙对皇位的心思也不强烈。

但,生在皇室,岂能身由自己?

若是大孙庸碌,苏绥少不得要换个人选,断然不能拿国家大事开玩笑。

但大孙的光芒却是怎么也掩盖不住。

就像是一块金子,藏在泥沙中。

在时间长河的水流冲刷下,又岂能遮住光芒?

苏绥直到大孙得逼着,才能吐出心中所想。

就如上个月,他为了继续少来这勤政殿,提出强军先富民的主张。

保国之道,乃藏富于民。

如何富民,大孙也说了很多。

首先一条便是均田。

通过授田和赋役等方式,鼓励百姓去开垦荒地。

必要时,要鼓励移民去开垦荒芜。

还说,要以嫁娶及时、鳏寡减少、户口增多视为地方官考核晋升的重要依凭。

诸如赈济灾民、救助老弱废疾者、抚恤军属等一系列建议,颇有仁君之风。

其次,提出不仅重农,还要重商。

大汉商人地位低贱如娼妓,重农抑商乃是主流。

但大孙建议,要以律法保障商人利益,且宽松商税,鼓励经商。

很多禁榷专卖的政策也不可取,要抑制朝廷及各级官府插手下放专卖品的生产、出售。

言而总之,就是要改善官民关系。

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苏绥的眼光与见地还是有的。

大孙说的这些,犹如拨云见日,让他豁然开朗。

但,这已相当于改革。

其中很多政策,牵扯过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不可一蹴而就。

仅一个科举,便已让大孙遭遇刺杀……

如此改革,自当谨慎。

念及刺杀,苏绥便怒火中烧,忍不住心生杀气。

这三年来,他已杀了很多人。

只不过,却是因各种其他由头,或是莫须有。

只因,那些人做的实在天衣无缝,根本查无实证。

不过苏绥是为了报复,根本也不需要什么实证!

然而,此举,免不得要在史书上落个晚年暴戾的评价。

但那又如何?

那群贼子胆敢刺杀大孙,暗害大汉储君……

那就要有死的觉悟!

挥去心头杀气,苏绥重拾心中疑惑。

大孙深居宫中,从未见过这世间黎民,是如何深知民间疾苦的……

大孙说,勤读书,通古今,知四方。

读天下书知天下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虽说他的确经常出入麒麟阁,但苏绥却不这么认为。

纸上得来终觉浅。

大孙的很多政策,都能一语破的,恰中要害。

这岂是读书能做到的?

若是读书有如此之能,这朝政岂非早已毫无缺漏?

因此,他固执己见,认定大孙定然是先祖转世无疑!

甚至越来越强烈的感知到,大孙兴许是光武转世……

国祚千年诅咒,但每隔千年亦有雄主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