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地的钱早就被退回来了,当初有这个便利条件秋福可是没少圈地。
秋福以前的厂子很多,东一块西一块的不方便管理不说又增加了运输成本,而拿下这片园区后秋福才算真正的立住脚了。
别的不说秋福园区内的仓库应该就属于整个南方最大的仓库之一了。
付青竹说的两百万条库存是两百万条毛巾、毛毯子之类的产品。
这些产品是秋福收购一家福利厂时候拿下来的库存。
福利厂属于国企单位是专门为了给一些身体有障碍的人士提供帮助的,帮助这些人回到正常的生产生活中。
收购这家工厂根本就没花多少钱,秋福属于一次投资,也是帮助市里减轻财政压力。
要知道这些福利厂虽然政策很不错但是经营上可是很一般的,完全就是市里的财政在补贴着工厂。
秋福的眼光还是没的说的,当时这家工厂的位置在杭城的郊区城中村,但是收购了没多久后那片区域就被重新规划了,那里的土地性质也从工业用地变成了商业用地。
所以有的时候也算是好人有好报吧,原本一块不值钱的地结果变成了香饽饽,这是所以人都没想到的。
一瞬间还有不少人编排这其中的内幕,但是秋福这一次还真是凭借自己的商业嗅觉办到的。
秋福这么多年就经历过无数次迁厂,当初秋福的很多工厂都是在市内的,但是最近十年这些厂区都被陆续迁移了出来,而秋福也从中收获了不少意外收益。
虽然迁厂很折腾人,但是利益是实实在在的,好在那个时候厂区也陆陆续续的建立了起来这样秋福也算是完成了一次整合。
但是从这陆陆续续的迁厂活动中秋福感觉出来了一丝不对劲的地方,于是秋福找来了地图后发现这里面是有规律的。
市里完全是把从西湖景区开始的所有有污染的工厂全都迁出市内,而被迁走后再进行商业开发。
这里面就值得玩味了,于是秋福又开始打听了一下发现有不少效益不好的工厂都被买了下来。
这就让秋福推测出来了一些内幕。
敏锐的商人是能够根据一切蛛丝马迹找到商机的,以往的秋福是被动者,属于被动收益。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秋福主动出击了。
那件福利厂就是秋福主动出击的产物,也是一家纺织厂专门生产毛巾、毛毯等物件。
但是收购工厂后人和设备号处理,可是那些库存就难办了。
200万条纺织品其实对于秋福来说处理起来不是什么难事,但是问题是这些库存的模样太丑了,是真心的丑。
质量倒是没的说但是那外观根本打不开市场,要是处理了也不是不行但是一来二去秋福没那个心思就扔到了库房里。
要不是付青竹提起来秋福都快忘了这件事了。
200万条库存不是什么大事,但是这件事由付青竹提起来就不是什么小事了。
因为付家本身就是干贸易的,华东商贸联合体其中很大一部分产品都是通过付家的贸易公司远销海外的,付家的船队可以说是遍布全球。
秋福是有关注付青竹的,他知道付青竹是主要玩金融的,玩金融的人涉及实业不算什么。
但是创业容易渠道可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想要解决这些库存产品在国内是不太可能的,除非一条一条的拿到山区去卖否则根本卖不出去。
在纺织行业竞争这么激烈的今天那么丑的纺织品根本没人买,当麻布都没人买。
可是付青竹提了这件事就说明他有渠道,那么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付青竹有一条自己的海外销售渠道,而另外一条就是付家贸易公司的某些人跟付青竹达成了协议。
可是不管是哪一条都说明付青竹已经准备好争一争这个位置了,而且纵观付家四个儿子抛出那个最小的不说其余三人好像只有付青竹做好了准备。
付家的四个儿子秋福是最看好付青竹的,如果付青竹的母亲家里有势力那么付家的位置一定是付青竹的。
秋福经商一辈子看人还是非常准的。
现在付家四个儿子老大一门跟在贺家身后献媚,老二飞扬跋扈,老四还是一个小孩子,唯独这个老三在不停的积攒着实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可不是一句单纯的心灵鸡汤,有的时候是真心管用的。
就像付青竹来说要不是准备的多也不会快速的跟秦景云搭上线,并且还得到了秦景云的资源。
“福叔,这些东西在咱们国内根本卖不出去,但是国外还是不错的,眼中非洲不太平,欧洲也在打仗,这些东西在您这是库存,卖出去就是金钱,福叔这个便宜你可得让我占,要不然我就找我婶子告状去。”付青竹笑呵呵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