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弓平的高堂(七)(2 / 2)

文博颔首表示同意,同时他也好奇着事情的进一步走向。

“后来那小子的父母直言不讳地说希望他们的儿子能够找一个帝都籍人士当妻子,最好是在事业上帮那小子一把。”

文博觉得霍秋水的这句话才是说到了重点上,说出了那俩人的真实目的。他接着听了下去。

“你猜那小子是个啥表情?一副像看到羊的饿狼的表情看着对方家的那个女孩子。那个女孩子没有任何表情地端坐在那,没有任何的静态或者言语。”

“看得怡直想去扇那小子两耳刮子,问他还有没有人性。可被她身边的那姑娘给稳住了。”

“再后来的事,就不用多说了。”

文博不可思议地问道,“一个男孩子在女方没表态的情况下无端议论女方的不是,本身就是家教有问题。当时和他们坐在一起的就看不出来这些?”

“谁都不是傻瓜。更何况是当年大学毕业时就高那小子父母一筹的人。只是看破不说破罢了。最后人家也没有松了结亲的口。”

文博松了一口气。

他身边也出现过这样的男孩子或者女孩子,恋爱谈得好好的,就有了别的心思,想另觅高枝。

于是在另一方那把自己现在的女友/男友说得是一无是处,满是缺点。

偏偏恼人的是被当了下家的一方还在沾沾自喜地觉得自己比那个渣的女友/男友高段出一大截,自己遇到了毕生的知己,恨不能两人立马成为连体婴。

孰不知老祖宗是有大智慧的,他们犯了挖了一个把自个埋了的大坑的错误。

记得有一个古人的男欢女爱的经典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很早很早的时候,一个长得非常漂亮的未婚女青年在参加一场宴会的时候对着一位有妇之夫说愿意嫁给他作妾。

那位男士很高兴,当场就给那女青年以“不负如来不负卿”“地老天荒”的承诺。

回到家后,那个男的就把自己的妻子休了,专等着那位美貌小女子嫁过来。谁知道望穿秋水冬去春来还是没有伊人的消息。

后来在一次春游的途中,那位男士遇到了他朝思暮想的人儿,可惜那个可人儿已经成了一大户家的小娘子。

他上前去质问为何要辜负了当初的约定和誓言。那位可人儿的话很经典,也很睿智,她说,“我之所以当初愿意嫁与你为妾,是因为看见你对你的娘子很好。觉得你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如果我嫁给你也会得到善待。”

“可是你却休了你的夫人,让我对你的期待成了泡影。你说我会找一个让我失望的人吗?”

最后那人悻悻而去。

举一反三,这个故事说的就是一旦一个人对他前边的人都不好,就不能指望他能对后来遇到的人好。

薄情是表象,骨子深处的自私凉薄才是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