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极致处黑而无色(2 / 2)

这些在文呈创业初期,就加入进来的属下们,得培养起来、给他们一个好前程。

要不然…

人心就散了!

一名胖乎乎的、新近提拔上来的小吏,中文呈的毒有点深…是对文君的理念坚信不疑;

开口就是:“文君说了「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画上圈圈,一个字,拆!”

另一名干瘦小吏接话:“可文君还说了「依法办事,文明拆迁」啊。此乃这些穷苦人的栖身之所,再破再烂,也是他们赖以存身的窝…万万不能强拆。”

段八爷抬头,目光越过越溪河,望着河对面的小山坡:“去,找那山林的主家谈谈,买下那个山坡!”

他心中设想的是:买下那个山头,修建由石头为墙、木头做梁,覆盖以茅草为顶的房屋,将这些穷人搬迁过去。

用二郎的话说:腾笼换鸟。

~~~~

“这,这费用是不是太大?”胖小吏迟疑道:“这些人多半都是无籍、也没地契,占据了码头,官府还得给他们修房造屋?哪有此等好事儿!”

“在咱们汉安县,就有此等好事儿!”段八爷一脸正气,觉悟见涨;

“都是大汉子民,何以分三六九等?他们没户籍、没地基,是官府失职、是我等不作为!”

段八爷指着河对面的山坡:“那处也有上百亩山地,产出有限;距离码头也近,不影响这些穷苦人过来揽活干。将那山坡规划进来,乃是利县利民的好事情,别出价太高…若是主家漫天要价的话,呵呵…你们也会使手段罢?”

“只是,如何个搬迁法?”干瘦小吏沉吟道:“若是先建好房屋,再搬迁,时间上就耽搁的太久了。”

胖小吏出主意:“先在山顶搭茅屋,码头上的人统统搬过去凑合凑合;山脚下开始盖房子,盖好一处,搬进去一户;码头上就可以施工了。

都是穷苦人,凑合一下,以后住官府给的房…这还不能暂时委屈他们一下?”

汉安县不缺青石、不缺木料、不缺人手…

有这么多的囚犯、还有大把的外地流民无事可做;

实在不行,还能买隶奴。

拆迁事宜,就此议定。

~~~~

世间事,总有不如意。

码头上的拆迁进行的顺利,当拆迁到近一半的时候,钉子户总算出现了!

“说说第一户不愿意搬走的情况。”段八爷黑着脸,头一回做官办买卖,就遇到了拦路虎,这叫段八爷如何不生气?

小吏拿出文档,念道:“这一户姓祁名季,十五年前购得码头宅基五分,随即修建三层木楼一栋;地契、税契、房契齐全;宅主人祁季靠码头扛活、对外租赁房屋为生”

“赔偿方案如何?”段八爷静静地听完,开口问。

“执行的是第三种方案:赔偿新村两倍面积房屋,安置费五贯钱,拆迁期间,租房补助三贯钱。”

小吏回答:“赔偿金,足足他宅子价值的三倍以上了。”

段八爷阴恻恻哼了一声:“派人天天盯着这个祁季,他家没人之时,立马让人去拆了他家!”

小吏大惊:“文功曹不让强拆!”

“没强拆。”

段八爷冷哼一声:“就说拆错了。”

“呃……”

~~~~

段八爷喝口茶,继续问:“说说第二家。”

小吏摊开图纸,指着图上一处房屋道:“此户有地契、税契,无房契;给三倍赔偿,也不愿意搬走。”

“挖坑!”

段八爷幽幽道:“将他家四周挖两丈深的水渠,围起来!咱没拆他家,在自己买的地皮上挖坑,他总管不着吧?”

“呃……”

“下一家!”段八爷开始没了耐性。

“第三户手续齐全,宅主人在东市开杂货铺,生意不错,不差钱。”

“查!”

段八爷一拍案桌:“查他家铺子有无偷漏税赋、查他家铺子有没有卖铁器、盐巴这些违禁品!”

杂货铺当然卖锄头、铁锹这些东西。

小吏磕磕巴巴道:“查了,有官府的许可…”

“再查!三天两头派求盗、杂役、税吏们,前去查验,多派一些人,隔三差五给我围起来查。”

段八爷冷冷道:“摆到铺子外面,罚!有走水隐患,罚!斤称不符合县寺里的「母称」,罚!铺子里有私钱,罚!冬天挂绵帘,影响百姓勘验货物,有欺诈之嫌疑,罚?冬天不挂绵帘,造成隔壁左邻右舍家寒冷,罚!”

“呃……”

~~~~

“巡游?什么时候开始的事情啊?”文呈一脸茫然,

“吾近日外出巡视雷公山乡,不清楚此事。”

对面的史老太爷怒气冲冲,一张沟壑纵横的老脸板的铁硬;

盯着文呈质问:“文郎高升了,翻脸比翻竹简还利索啊!老夫问你,吾家小郎,可是被判了秋斩?”

文呈点点头:“今晨才听说了。唉,深感痛惜呐…长的多好看的一个人儿,咋就如此招来全县人痛恨呢?”

“哼!吾家小郎,打小就谦恭礼让、温文随和,最是心善。”

史太爷显然有不同见解:“一定是有人嫉妒他,栽赃陷害于吾儿!”

这次,文呈摇头:“十郎的罪行,足足写满十多张案卷;人证、物证、他自己招供的证言…证据确凿啊!吾不好插手「严打指挥使」定下的铁案…要不,史太爷你去犍为郡决曹掾那边乞鞫(请求复审),请县寺来一纸公文?”

“扯淡!”史老太爷急眼了;

再也顾不上儒士风仪:“如今你在县寺中的权势,比姓杨那小儿还大!先将吾儿弄回来…巡游?巡它娘的个鬼,丢人呐!”

低头喃喃自语:“想我史家,堂堂望族;何曾受过如此大辱!”

“好好好,”文呈赶紧应和:“巡游啥嘛,又不是始皇帝…人家巡游天下;这赵大人倒好,弄批囚犯去巡游山沟沟!成何体统,太不像话了。”

心里却在腹诽:你个老不修都七老八十、黄土埋脖颈的人了,还年年纳妾、祸祸人家十几岁的小姑娘…

一枝梨花压海棠

你还知道“羞耻”二字?

此时,一名杂役入内禀报:“禀文君,据梧桐乡佐吏来报,昨日巡游至梧桐乡的几名囚犯,被群情激奋的民众们,给活活砸死了几名!”

“哦?”文呈没放在心上,淡然问道:“那批囚犯,都有些谁啊?”

史太爷大恐,急促问道:“快快说来,都有何人?”

三十多名死囚、数十名犯下重罪之徒,是分开去各乡巡回着游街示众。

故此,还真不知道昨日巡游到梧桐乡的,是哪些祸害。

杂役回道:“据报,被砸死的有丁九、有张三、有陆丰…还,还有……”

杂役看看史太爷…估计他那身板儿还嗝不了屁,鼓起勇气道:“还有史家小郎君。”

“啊?”

假吃惊罢了,都是表演系的,这东西,文呈不用学。

“啊?……啊!……啊…我滴儿呀…呃……”

晕过去了

这位史太爷显然不是领盒饭的,他是本色出演…真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