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军备(1 / 2)

王宫书房内,辛与两位王叔在一起协商政务。</P>

对于辛这位新王,两位王叔说不出的满意,理政能力不弱于先王,自身实力更是强于历代商王。</P>

唯一一点缺点是,辛对于四方异族太过宽容。</P>

对此,比干很是不满,但是箕子倒是对此有些宽容。</P>

“两位王叔,现在虽然跟南蛮签订了和平盟约,可是南蛮局势瞬息万变,不可掉以轻心。我已经联系了东伯侯随时关注南蛮局势,同时大商也要做好局面恶化的打算。军备,粮食,人员补给都要准备就绪,我有预感,南蛮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P>

“大王是否过虑了?上次大战,南蛮元气大伤,三年之约也是他们喘息之机。按照我们的预估,上次大战的损失,三年也不过是勉强恢复。现在才过去两年,即使南蛮食言而肥,也恢复不了多少实力来。”</P>

比干对此不敢苟同,毕竟在他眼里大商如日中天,上次大战也是南蛮惨败,何必杞人忧天?</P>

甚至他觉得这是辛纳入四方之地的野心驱使,觉得有些好大喜功。</P>

辛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可实情如何告知他们?</P>

涉及到天尊之间的争斗,他们能像现在这样平心静气的吗?</P>

“王叔,有备而无患,现在风调雨顺正是囤积之时,即使南蛮无战事,也可以用来作它用途。”</P>

“比干,我觉得大王言之有理,一切都要小心行事,这也是王兄最重要的告诫。大王能铭记于心,这是对先王最好的慰藉。”</P>

比干也没有继续反驳了,毕竟箕子说的也有道理。</P>

这些日子看下来,辛并没有急功近利,而是一直稳扎稳打,稳步推进纳入四方之地的举措。</P>

辛心中暗自盘算着现在为南蛮所准备的力量。</P>

前些日子姬昌给辛来了密信,西岐那边戎狄部落已经完全整合完毕。</P>

现在姬昌手底下有了一支战力颇强大的戎狄军团,他已经秣马厉兵时刻为南蛮局势做好准备。</P>

而北疆前有闻仲闻太师,后有南伯侯鄂崇禹,两位可以说大商两大支柱也不为过,北方戎狄部落在两人的连番打压下,实力大损已经被迫后退撤退回草原。</P>

如果南疆起了战事,北疆可以抽调百战之士前往南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