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伏羲的道就是正确的道吗?”</P>
辛心中一凛,不知道姬昌会这样问,而且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P>
他示意姬昌,“你继续说下去!”</P>
“伏羲天尊说,大道同归。他认为大道终究会归于一点,这点我也认同。世界的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道,可它们终究会归于世界的本身与本质。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他们都是正确的道。真理总是相似,而谬误却是各不相同。如果伏羲天尊的道存在谬误,那么是否大王要寻的道与伏羲天尊现有的道也不相同呢?”</P>
听到姬昌的话,辛也意识到了不对,他一直认为伏羲为人族之奉献心无人可以比拟,他为人族奋斗一生怎么会寻到一条谬误之道呢?</P>
可现在姬昌的话点醒了辛,其实当伏羲说起他对人族的规划之时,辛就隐隐觉得不妥,可说不出不妥之处来。</P>
“姬昌,伏羲说起过前朝夏桀之事,他为情所困,最终走上了歧途,被伏羲天尊亲手所杀。当时他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不住地惋惜。当时夏桀也是下山寻道,结果最后还是与伏羲天尊产生了冲突。看来夏桀悟道之后也发现与伏羲道不相同,大道争锋两者必有一死。如果从这里看来,伏羲的道应该是正确之道。”</P>
“不!大王,夏桀之事更加让我确信,伏羲的道有问题。真理会与谬误产生冲突,可会与谬误产生冲突的不只是真理,谬误也会。您认为夏桀之道是谬误,所以与之冲突的伏羲天尊就掌握了真理之道,甚至伏羲天尊也是如此认为的。可我认为如果伏羲之道是真理之道,夏桀连冲突都不会产生就被镇压,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夏桀与伏羲产生了冲突。当谬误与真理相印证,才会发现真理的美,以及谬误透露出的愚蠢。”</P>
辛不否认,姬昌所说存在一定道理,也有可能是他猜错了。</P>
“那你觉得我应该如何寻找一条真理之道?”</P>
“大王,我现在没有办法给你答案,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寻找,终究会有一天会找到的。”</P>
对此,辛也有信心,两人一路走来经历了千难万险,现在只差最后一步,没有什么道理会走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