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主任很生气,天栋很着急。</P>
排队的人群里面嗡嗡的,好半天都没见往前挪动队伍。</P>
有人问,“怎么不往前走了?”</P>
前面有看到的,就知道肯定是出事儿了,有个领导生气了,也担心是不是今天卖不成了?</P>
天栋排队还排在后面,只觉得前面闹哄哄的,有人往前面去看情况,过了一会儿又回来接着排队,喊着,“没事没事!换了个质检员!”</P>
张主任当然生气,但是今天的棉花还是得收。</P>
皮棉这条线上的质检员老黄,称重的,还有仓库管理员都被他喊到平时大家休息的小屋子里面去了。</P>
还不忘安排了下工作,让籽棉收购的三条线,分出来一条给皮棉,质检员也找了个年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P>
年轻质检员只觉得自己的胳膊都僵掉了,拔腿就想跑向自己的师傅,被师傅一个眼神就制止了。</P>
张主任现在肯定觉得这些老人都不“干净”了。</P>
这个老黄,真是把大家都坑惨了!</P>
年轻质检员战战兢兢,跑到老黄这条线上,开始验货,恨不得让大家把布包拆开,一捧一捧的验。</P>
排队的众人哗然。</P>
“新来的小年轻很认真!”</P>
“哎呀,这个速度也太慢了!”</P>
老黄的熟人们现在脸色都不好看了!</P>
过了一会儿,有个骑着自行车来的,车后座上的棉花已经收走了,就剩下布包绑在后座上。</P>
高兴的嘴巴都要咧到耳后根了,跟自己相熟的打招呼,“这个小年轻挺好的,不刁难人,我今天拿了三等棉。”</P>
“哇,真的?那我估计今天也能拿个三等棉!”</P>
三等棉比四等棉价格高,听的人也高兴。</P>
排在天栋前面的是个四十来岁的人,叫天栋小兄弟,“兄弟,你也是村里上来的吧?”</P>
天栋点头,“我们是两兄弟合伙,一个收一个卖!”</P>
“你是第一次来吧?我们都差不多,这边排队的,像我这样小打小闹的都是这么办的。我家里是儿子出去收,老婆跟儿媳妇在家轧棉花,我出来卖棉花。”</P>
这家离纺织厂比较远,是隔壁县比较偏的村,骑车过来就要花四五个小时,一天最多就是一个来回。</P>
“这边皮棉价格比我们那高,刚刚那个也是我们那的,刚刚回话的也是我们那附近的。我们那不少人过来卖棉花的。”</P>
就算是四等棉也有的赚了,要不然哪里来的精气神一天来回?</P>
天栋肃然起敬,太不容易了。</P>
听说天栋还在卖蔬菜,大叔更感慨了,“还是你们这好,路又宽又平,好走!我们那除了棉花和粮食,什么都出不来,主要是路太难走了。”</P>
因为路难走,收购的人也不往那边去。</P>
又羡慕这边厂子也多,因为厂子多了,吃公家饭的人多了,每个村分的地也比他们那多了。</P>
“我们那有些地方成人才分一亩地,小孩有些分半亩,有些都分不到。”所以有些人家吃饭都艰难。</P>
天栋听得惊讶,马家沟已经很多年没有吃饭艰难的事儿了,虽然前两年还有人家冬天吃两顿的,但是闲时吃稀也没啥。</P>
至少这十来年从来没有过吃不饱饭,饿死人的事儿了,大家的日子都是越过越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