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起义(1 / 2)

高云霄的倔脾气上来,谁都没有办法。长公主和霍二夫人只能将劝她回西北的事情暂时搁置。

小满满月这天,忠勇侯府里虽然没有动静,但是太后娘娘却宣旨将长公主叫到了宫中。

挥退了一旁侍候的宫人,太后娘娘急切的拉着长公主,两人坐到软榻上。

“孩子怎么样?长得好不好?”

看着太后焦急又期待的模样,长公主在心里叹了口气,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做长辈的哪有不惦记孩子的。

拍了拍太后娘娘的手,长公主劝慰道,

“放心吧,孩子好的很,能吃能睡,骁儿媳妇给他养的白胖儿。”

有了长公主的这句话,太后的心才算放缓了下来。

“你不知道,我就那天抱走的时候看了那孩子一眼,小小的,连眼都没睁开,跟个小猫崽子似的。我这心里呀,就老是不放心。”

太后娘娘说着竟还抹起了眼泪,

“鹏儿也是生下来就没娘了,从小就不知道爹娘长什么样?我一点儿一点儿将他养大,看见那孩子我就想起鹏儿小时候。”

长公主也想起鹏郡王小时候,他是遗腹子,可以说是打在太子妃肚子里的时候就受到万众瞩目。

不过,如果不是这满朝文武的关注,恐怕他根本就活不下来。

“放心吧,这孩子是个有福的,骁儿媳妇给他起了个小名儿,叫小满。”

长公主拉过太后的手,在她手心里写下小满的名字。

“小满?自古小满胜万全。好好好,这个名字好。小满则圆。这个名字真是起到我心坎儿里去了。”

太后娘娘念叨着小满的名字,高兴地拭了拭眼泪。她对这个孩子就是这样一个期望,孩子圆圆满满,安安稳稳的长大生活就好。

长公主见她一提孩子就落泪,看了眼她的神色,转换了话题。

“你最近看上去气色好了不少,是心情不错?”

长公主的话,一下子让太后来了兴致,她宣长公主进宫,一面是为了孩子,一面就是为了跟长公主说话。

向来不管是喜事还是愁事,太后娘娘都喜欢跟长公主分享,没办法,身份地位年龄都合适的人,就她俩。

“皇上近些日子,这头发都愁白了。”

太后娘娘一说起皇上就是一副幸灾乐祸的口气,她也不用长公主开口问,自顾自的往下说道,

“皇上想和广平王谈停战,广平王开口就跟他要一千万两的安抚银子,说是要用来贴补安抚这两年因为打仗流离失所的百姓。”

“一千万两?那可不是个小数目。”

长公主听着一千万两,迅速在心里过了一遍数,这一千万两都够霍雄在西北支撑三年了。

“是啊,国库里没钱,皇上又不想动他的私库,就提高了三成的丁税不是?这一通收缴下来,只收了三百万两不到。气的他大骂户部的大小官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百姓手里没有银子,户部想收也没办法不是。”

长公主忍不住为户部的人叫屈。

“谁说不是呢?唉,后面还有呢。他这丁税一收,这流民就多了,南边的禹州,常州,那些偏远的地方的流民都往县城聚,这聚着聚着竟然有人带头起义了。他们砸了禹州的县衙,抓了县令,喊着起义造反了。”

太后娘娘边说边笑,将这事儿当成笑话一般讲给长公主听。

“造反?那可是大事?现在怎么样了?”

太后娘娘在宫里自有自己的人手,所能知道长公主接触不到的信息,这些事情朝廷的邸报上都没有。

“一共千百个人,都是种地的老百姓,禹州驻军一去就打散了,成不了什么气候。皇上已经下令各州驻军,配合当地州府衙门,遇到流民闹事,就地绞杀,不留活口。皇上这也是气恼了,本来就发愁,这地方上也不安定。昨来我这儿请安,我看气的眼珠子都红了。”

太后娘娘一想起来皇上烦闷的样子,她就莫名的开心。这江山不是那么好做的。

长公主却不似太后那么开心,反而忧心忡忡。

历朝历代的史书上都有百姓起义,这百姓起义不是简单的镇压就结束了,它就像是星星点点的火苗,一处扑灭,后面还有成片的在蛰伏,只要有一点风,就能趁势而起。往往一个地方有起义,相邻的地方也就不远了。

更可怕的是,百姓起义往往出现在历朝历代的末期,大周,要完了吗?

除了对朝廷局势的忧心,长公主还担心高云霄回西北的事儿。

西去的路上,本就不太平,如果再遇上流民起义,长公主担心会更加艰难。

“那这都起义了,朝廷的丁税,皇上还要继续吗?”

长公主长叹一口气,觉得皇上自上位这些年,年年增收赋税,根本就不管百姓疾苦。

“收吧,他不收,怎么跟广平王谈停战。要我说跟广平王这仗本就不应该打。”

当初广平王虽然势大,却并未自立为王,就是因为质疑太子之死,反对皇上,所以才遭到皇上的各种打击,最后被迫跟朝廷划江而治,自立为王。

长公主知道太后跟广平王关系匪浅,也不便多说什么。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长公主就起身告辞。离开的时候太后娘娘赐了许多东西给高云霄,其实是给孩子的满月贺礼。

长公主一路回到忠勇侯府,刚进院子就吩咐石榴去找霍二夫人过来,现在的局势,她们不能纵容高云霄这样倔强下去。

“母亲,不是说先放放,再跟云霄提回西北的事儿吗?”

霍二夫人有些不明白,怎么进了趟宫,回来长公主就改变主意了。

长公主将在宫里听到的,有关起义的事情告诉了霍二夫人,又跟她分析了接下来可能会出现的情况,霍二夫人听了心里也是直打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