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斑鸠宫事件(二)(2 / 2)

“阿弥陀佛!”

除了慈恩,其余僧人皆闭目诵念佛号。

要不会忽悠人,还真当不了政治家。

在那隐秘的角落,一名幕僚悄无声息地将一张折叠得精致的纸条塞入了中臣贤二的手中。

不动声色地接过,待目光掠过其上字迹,心中骤然如遭雷击,一股难以言喻的痛楚涌上心头。

他面上却依旧挂着那惯常的和煦笑容,心中却已对那些暗中操弄、见利忘义的小人,默默问候了千百遍。

家族世代守护的港口,早已被各方势力蚕食,而今,他们竟又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那片富饶的渔场,企图进一步侵蚀中臣家的根基。

中臣贤二深知,此刻的每一丝情绪波动都可能成为致命的破绽,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将愤怒与不甘深埋心底,转而以更加热情洋溢的姿态,逐一与在座宾客寒暄。

当轮到井下砸钟时,贤二的笑意中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冷冽,他重重地、几乎是咬牙切齿地点了点头,仿佛每一个动作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内心的愤怒与不甘。

“中臣君谦让大度,颇有乃父遗风,我等自是心服口服,愿以中臣君为马首是瞻。”

井下咂钟满脸堆笑,弯腰鞠躬,其余宾客也纷纷附和,场面看似一片和谐。

然而,中臣贤二的话锋一转,带着几分戏谑与嘲讽。

“法隆寺的茶虽好,却总觉得少了些韵味。

听闻大天王寺不仅茶香四溢,景致更是美不胜收,不知今日我等若是不尽兴,圆真大法师是否愿意赏脸,让我们明日移步贵寺,共品香茗,聆听大师教诲?”

此言一出,法隆寺的僧侣们面面相觑,神色各异。

大天王寺主持圆真大师更是胖乎乎的脸庞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连连点头应承,仿佛生怕错过了这次示好的机会。

极度谄媚地点头哈腰,逢迎道:“贵客光临寒寺就是有缘人,那有什么不方便。佛云大开方便之门,贫僧一味枯修摒弃一心向佛之心,岂不是违了佛祖旨意。”

“哈哈,还是大师了悟的通透,就一言为定了!”

随后,贤二转向惠恩大法师,面色骤变,冷淡异常。

旁边法隆寺僧人小心翼翼地用手指碰了一下惠恩大师肩膀。

仿佛刚从梦中惊醒,惠恩大法师睁开老眼,目光在中臣贤二紧锁的眉宇间徘徊,终是淡然开口。

语气沙哑道:“阁下眉宇间紫气缭绕,定非池中之物,未来必居极位,老衲在此先恭贺施主了。”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天皇乃天照大神后裔,尊位何等神圣,身为臣子,何人敢僭越。

这实是大逆不道之举,被人毫不客气点出底子,中臣贤二瞬间不喜。

再说,天皇之位,尊贵无比,岂能轻易妄言?

众人心中暗自揣测,生怕引火烧身。

中臣贤二更是面色铁青,对惠恩的这番“吉言”深感不悦。

“家父生前尽忠职守,死后亦得天皇追封,身为人子,我岂能容忍他人对先父的丝毫诋毁?”

中臣贤二语气冰冷,警告之意溢于言表。

“大师今日之言,我权当是大师修行不慎,走火入魔,失了心智的无心之失,但若再有下次,休怪我翻脸无情!”

惠恩大师轻叹一声,念了句“阿弥陀佛”,随即向众人行礼,转身离去,背影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与厌倦。

身影中满是佛教被充当为工具的无奈和失望,落魄中亦有些凄凉。

法隆寺的中年和尚渡难真见状,连忙上前告罪,言辞恳切。

“师父他老人家年龄大了,最近休息不好,总是心神不宁。先前多有不周到,适才又言语欠妥,扰了诸位兴致,贫僧渡难替师父他老人家给诸位赔罪了,还望诸位勿怪。”

中臣贤二强忍怒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心中暗道:原来这世间,无人不惧生死。

他表面上却维持着风度,对渡难法师大度而诚挚嘱咐道:“请大师务必替我等照顾好惠恩大师,待国家安定之日,吾等再来探望大法师。”

“阿弥陀佛……”

渡难心中惊恐万分,连颂佛号。

中臣贤二心中冷笑,肺腑不已,还以为多么高深莫测,也会怕死。

日后怕是清算而不是看望,渡难诚惶诚恐陪衬,欲想尽一切办法补救。

然中臣贤二不给一丝机会,决然转身离去。

随着满大殿各势力头领陆续离开,只留下满脸惊愕与不安的法隆寺寺僧人。

渡难大师则是一脸惨白,仿佛失了魂,浑浑噩噩进入后殿。

“呜……”

渡难双腿一软,瞬间瘫跪在老僧面前。心中的惊悚彻底释放了,哭得稀里哗啦。

“啊!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