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2 / 2)

然而,就在这时,李世民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眉头微皱,忧虑地问道:“只是眼下整个大唐境内普遍缺乏银两和铜钱,如果百姓们实在拿不出银子交税该如何是好?”

“这个好办,我知道一处神秘之地,那块宝地所蕴藏的银子数量之巨,足以盖起两座长安城!”李长安面带自信地说道。他的话语仿佛带着魔力一般,让在场之人无不为之震惊。

一闻此言,李世民那双原本深邃而睿智的眼眸顿时泛起光芒,犹如饿狼看到猎物般闪烁着贪婪的神色。他紧紧地盯着李长安,目光如同两把利剑,似乎想要穿透对方的灵魂,将那座银山的位置从其口中撬出来。

然而,面对李世民如此犀利的目光,李长安却丝毫不为所动。他迅速转过头去,避开了这令人胆寒的视线,并斩钉截铁地说道:“二伯,就算您现在杀了我,我也绝不会吐露那银矿所在之处!”说完这番话后,李长安稍稍停顿了一下,紧接着又补充道:“但请您放心,总有一日,我定会率领大军剿灭那个地方。待到那时,所有的银子都会如数奉上,全部归您所有!”

听到这里,李世民脸上的表情瞬间冷却下来,刚才还燃烧着的欲望之火仿佛被一盆冷水浇熄。沉默片刻之后,他皱起眉头,继续追问:“好侄儿,且先不论那银矿之事。如今尚有另一个难题摆在眼前——若仅收取钱财而无充足的粮食供应,那么众将士该如何度日?边关之地环境恶劣、气候苦寒,即便他们手中有钱,恐怕也难以寻得购买粮食之所啊!”

“可以让商人把粮食运到边疆去卖啊!”李长安满脸无奈地说道。他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大家都没有想到这个简单而有效的办法。

“商人都是见利忘义之徒,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把粮食运往边疆呢?那可是一件既费力又不讨好的事情。如果卖得太便宜,根本无利可图;若是价格定高了,当场就会被那些驻守边疆的将士们给砍了脑袋!他们可不傻,才不会干这种赔本买卖呢!”李承乾皱着眉头,认真思考后回答道。

李长安却不以为然,摇着头反驳说:“关键就在于利用他们见利忘义的本性。只要我们承诺,如果商人们愿意将粮食运输到边疆地区,我们便给予他们一个特殊的凭证。凭借此证,他们能够前往特定的地点领取盐、茶以及其他一些专卖商品。随后,这些商人完全可以将这些物品转运至草原或者西域等地出售。如此一来,所获得的利润可不是一星半点,而是数倍之多!面对这样巨大的利益诱惑,有哪个商人能够不为之心动呢?”

“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切实保障边境地带的粮草供给难题,从而有力地确保军队持久强大的战斗力,而且还可以吸引众多商人积极投身其中,进一步促进边境区域的经济蓬勃发展、走向繁荣昌盛之态!”李长安兴致勃勃地补充说道。

紧接着,李世民微微颔首表示认可后,若有所思地继续向李长安询问起关于治国理政方面的一些事宜。然而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李长安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只是随口应付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语。他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令李世民颇为恼火和头疼,但又不好当场发作。

最终,李世民一脸无奈地追问道:“长安啊!既然其他事情你不愿多说,那你就老老实实告诉朕,那个传说中的银矿究竟位于何处呢?”

只见李长安不紧不慢地回答道:“二伯呀!治理一个庞大的国家就如同烹饪一道精致小菜一般,凡事都需要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去做才行。若是步子一下子迈得过大,那可就容易像不小心拉扯到鸡蛋一样,弄巧成拙啦!您尽管放宽心便是,所有的事情都尽在我牢牢掌控之内哟!”说完,他还煞有介事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听到这番话,李世民不禁用怀疑的目光紧紧盯着眼前这个看似自信满满的李长安。

就这么说吧,不是很相信!